p;
诗歌界流行“新红颜写作”
———透视女性作者开博写诗现象
河北石家庄的一个叫施施然的年轻女诗人,在新浪开了个人博客,去年11月开始诗歌写作。半年时间里,她写了60多首诗,每首诗都有大量读者跟帖,甚至一些著名诗人也成为她的“粉丝”。施施然的不少诗作迅速流传,并在《诗刊》《诗选刊》《羊城晚报》等刊物和报纸上发表。
著名诗人、评论家、海南省作协副主席李少君今天接受海南日报记者采访时说,像施施然这种诗歌写作、发表以及传播速度迅猛,在传统纸媒时代简直无法想见。他说,这种产生于网络时代特有的诗歌现象,与以往女性写诗方式及传播途径有所不同,被评论家们称为“新红颜写作”。
李少君说,在重庆出现的诗歌“红粉兵团”,10多位写得很不错的女诗人构成一个群体,一下子将大家对重庆诗歌印象不深的局面改变了,这与我们所处的网络时代背景有很大关系。
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湛江师范学院南方诗歌研究中心主任张德明认为,网络平台的出现,使新世纪的诗歌生态发生了极大的改变。纸媒时代由于编辑部审稿程序多、周期长、要求高,一首诗从创作到发表一般要经历短则几月长则一两年的时间。网络的出现,使创作、发表和评述等诗歌流程彻底改写,诗人可以随意书写自我心声,及时发表心情文字,丝毫不受传统媒介的约束。
2004年以来,随着诗歌博客的出现,诗人们的写作变得更加便利和自由。李少君说,这一现象其实也是“草根性”的表现之一,女性写的诗歌在以往的历史中,是被有意无意地遮蔽的,只有网络打破了这一局面。女性由于其特有的身份和地位,特别适合网络写作,因为网络写作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可以匿名,可以让她们保持相当的私人空间,不受干扰和侵犯。这些在网络上写诗的女性作者,她们大都受过高等教育,具有一定文化素养,职业比较稳定,也有相应的社会地位。
李少君说,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诗歌创作主体的变化和诗歌创作人群的急剧扩大。女性诗人如此大规模地加入诗歌创作,必定会改变当代诗歌的格局,或者说会使当代诗歌染上浓厚的“脂粉味”,使当代诗歌呈现别样的色彩,还很有可能产生诗歌行列的奇迹。
此外,评论家们也发现,“新红颜写作”存在着种种问题和局限性。张德明认为,由于受到日渐浓厚的消费文化的影响,也由于网络过于宽松和随意的写作氛围,当下“新红颜写作”往往显得有些匆忙,作品产生的速度过快,有些诗歌本来还需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和打磨,才可能将文字所携带的审美内蕴淋漓地表达出来,但一些女性作者为了追求诗歌创作的数量,为了使自己的博客能日见更新,为了让读者能持续地来此光顾浏览,她们往往会将一些并不完全成熟的诗作迅速挂到网上,这些仓促而就、未及细致斟酌和删改的诗歌作品,常常会显露出明显的瑕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