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文学生态环境亟待改善
□ 刘恪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期,是湖南文学队伍异军突起的黄金时代,一批蓄势已久势力雄强的青年作家在历史转折的关口脱颖而出,各自以厚重的创新力作冲向全国文坛,频频夺魁,独占鳌头,大放异彩,声威远播,享有“文学湘军”之美誉。那时文学湘军的崛起和辉煌,当然是当时的历史契机和文学生态环境的优势使然,即“天时、地利、人和”之助也!这恐怕是谁都会承认的结论。但好景不长,湖南作家在八十年代中期掀起“寻根文学”热潮热闹一阵后,除了韩少功的“爸爸爸”等代表力作为世公认之外,其他作家的“寻根”作品也逐渐被人淡忘。到了九十年代后期,湖南文学队伍受到商业大潮冲击和各种外部影响的渗透,急剧裂变和分化,且不说莫应丰的英年早逝,韩少功、叶蔚林、蒋子丹等实力作家远奔海南,小说家刘云峰、词作家冰洁移居北京,使文学湘军整体实力有所削弱(当然这是很次要的因素),就是留守在湖南本地的一些实力派作家也都纷纷转向,有的从政从商两者兼得,有的从商从文两不误,有的一门心思投入商海,有的则是归附世俗文学潮流,这样文学湘军的衰落与衰变也就势所必然。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期文学湘军曾经创造过的辉煌早已成为历史,文学湘军虽未垮掉,已经不再是一支在全国文坛驰骋称雄的精锐劲旅,只是一支徒有虚名的影子部队。虽然九十年代涌现了唐浩明、刘云峰、冰洁、王跃文、王开林、阎真、何顿这样创作活跃的具有影响力的中青年作家。但他们都是独自为战,各逞雄长,除王开林是在作协体制之内外,上述其他诸位作家在成名之前都与湖南文学界很少联系(王跃文是今年才投入作协体制怀抱),他们也并不认同现在仍然沉湎文学湘军昔日旧梦和所谓“重振湘军雄风”这样空泛的口号,他们更注重的是远离文坛纷扰,而全靠本身的拼搏和努力去创造坚实的文学成果,像残雪这样风格独异秉性孤独的作家更是如此。
从八十年代末期开始,“重振湘军雄风”的口号在官方策划新闻媒体的鼓噪下不厌其烦的宣传了十几年,但文学湘军昔日雄风仍然“重振”不起来。湖南号称“文学大省”,而文学大省的文学状况和创作实绩却不尽人意,连仅有的协作主办的文学刊物《湖南文学》都办垮了(而今新办文学刊物《文学界》艰难问世这当然是值得庆贺的喜事)。这些年来,湖南的文学创作除了唐浩明继《曾国藩》、《杨度》之后的新作《张之洞》、阎真的《沧浪之水》、王跃文的《国画》、刘云峰的《难诉心伤》广受关注,词作家冰洁、于沙、佘致迪、金沙、石煌远的诗词和李元洛、王开林的散文颇得好评并影响深远外,湖南作家的创作从整体上来看依旧停滞不前,并无创新力作突破文坛。湖南作协的专业作家的创作更是乏善可陈。这是什么原因,根本问题何在呢?我们常常对此现状归因于商业大潮冲击和历史时空变化的影响,其实这些仅仅是外部客观因素,我们很少去思考反省文学界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