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台独”言论批判之二(选)
历史常常被它的不肖子孙肆意篡改。
“文学台独”就是常常用他们的分离主义去诠释台湾新文学史上的重大的史实,从而歪曲真相,给台湾新文学的历史蒙上了一层灰尘。曾健民说过:“分离主义者惯用暧昧的没有具体历史与社会内容的话语,来掩盖史实,扭曲历史意义。”(曾健民:《反乡土的嫡传》。《人间思想与创作丛刊》1998年冬季号。)然而,历史的真面目,任凭它灰尘再厚,也只能被遮掩一时,而无法根本改变。
这里,我们就四个问题,拆穿“文学台独”的谎言。这四个问题是:台湾新文化运动时期政治团体的目标;台湾新文学的源头;30年代“台湾乡土文学与台湾话文”论争;1947—1949年在《新生报·桥》上的关于“建设台湾新文学问题”的讨论。至于70年代乡土文学论战,“文学台独”论者也多有歪曲,在上面批判“本土化”、“自主性”、“主体性”时,我们已有澄清,这里不再重复。还有一个“皇民文学”的问题,“文学台独”论者更是大做翻案文章,我们留待后面专门论述。
(一)关于台湾新文化运动时期政治团体的目标
陈芳明在《现阶段台湾文学本土化的问题》一文里说:“客观的历史告诉我们,一九一九年,林呈禄、蔡培炎、王敏川、蔡式谷、郑松筠、吴三连在日本东京筹组‘启发会’时,就提出‘台湾是台湾人的台湾’之主张。日后的政治团体,如一九二七年的‘台湾民党’,便揭示‘期望实现台湾人全体之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解放’之主张;同年的‘台湾民众党’也高举‘本党以确立民本政治建设合理的经济组织及改革社会制度之缺陷’之旗帜。这些右翼组织,全然是以追求台湾人的自治为终极目标。至于左翼团体如共产党者,则进一步主张‘台湾独立’。”
众所周知,观察、认识历史问题,必须运用历史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历史主义要求我们分析、认识问题,一定不要脱离当时的历史条件和环境。现在,我们考察日据时代的台湾民众的组织问题,也不能脱离当时的特定的历史条件。
当时的历史条件是什么?是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了台湾。所以,在台湾新文化运动中先后成立的“声应会”、“启发会”、“新民会”、“台湾文化协会”等社团,以及后来成立的“民党”、“民众党”、“共产党”等政党组织,他们反抗斗争的矛头是指向日本殖民主义当局的。他们的阶段性奋斗目标,是推翻日本殖民主义统治,要求台湾从日本殖民统治下解放出来,以求对于日本国的自治和“独立”。这种阶段性的目标,并不意味着他们像今日的陈芳明等“台独”势力一样,反中国,并最终“独立”于中国之外。相反,他们最后是要回归祖国的。
比如,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中,中国战败,在割让台湾已成定局的情况下,出于抗日的需要,以丘逢甲、唐景崧为首的抗日武装力量成立了台湾人民抗日临时政府“台湾民主国”。他们也不曾割断与祖国的血脉联系。唐景崧在就任大总统时即发表宣言说:“独立”后之台湾,“仍应恭奉正朝,遥作屏藩;气脉相通,无异中土。”(②见王晓波编《台胞抗日文献选编》。台北帕米尔1985年版。)当时发表的《全台湾绅民致中外文告》也说:
无天可吁,无人肯援,台民惟有自主,拥戴贤者,权摄台政。事平之后,当再请命中国,作何处理。②
很明显,“台湾民主国”的成立只是抗日的权宜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