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类情况。例如《金色的炉台》一曲中,开头引子处,
谱例4
该段第一个B音和第二个B音的八度大跳要在同一条弦(G弦)上完成,这就要求弓弦接触点必须相应做出改变,弓子在中间部位拉完第一个B音之后,要立即横移到琴码附近,而在演奏接下去的G C B E G F E几个音时,弓子又要从琴码附近迅速向中间移动,直到第一把位的B音再次出现为止。在这里,如果处理不好弓弦接触点的横移问题,发音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很难表达出刚劲,豪迈地气质。
我们在实际演奏中,还会遇到一种情况,那就是弓弦接触点必须相互抵消着运用。例如《梁祝》中第16段
谱例5
此段为慢板,力度弱(p),情绪是哀伤,倾诉的。若按照理论要求,演奏弱的旋律弓子应靠近指板,而演奏慢板旋律弓子则应该靠近琴码,当这种矛盾产生时,我们只能选取第三种方法,即弓子在琴码和指板中间演奏。这个部位的发音很像单簧管的音色,非常适合表现本段的乐思。
3. 弓弦接触点在演奏双音及和弦中的应用
演奏双音及和弦时,弓弦接触点的选用,原则上讲需要靠近琴码,但在实际应用中,仍要根据把位高低、力度变化、运弓快慢的不同而作出相应的调整。
演奏者在演奏双音复调音乐时,往往只注重加大弓子压力而忽视了弓弦接触点的科学选择。那么,究竟如何科学选择弓弦接触点呢?我们要清楚,双音是在两条弦上演奏,且两个音的把位也往往有高有低,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具体情况作出具体的判断和分析。例如贝利奥特《a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119小节
谱例6
该片段低声部是空弦音G,高声部即旋律声部在D弦上,此时弓弦接触点的选择要分清主次,首先应该考虑的是旋律声部即D弦上旋律发音的需要,而弓子在G弦上拉奏的部位要服从于D弦,因此,在演奏这段双音旋律时,弓子应该放在中间部位,并且要随着把位的增高逐渐向琴码方向移动。
与单、双音的演奏相比,三音、四音和弦的演奏要复杂一些。首先来看一下时值较短的三音和弦,由于三个音分别在三条弦上,且音乐效果上要求三音同时奏响,而我们都知道,靠近指板处弧度较小,因此,弓子应先选择靠近指板处抓住三音后,迅速地向琴码方向移动,与此同时,还应注意弓子的压力重心要放在中间音所在的弦上。
其次我们再来看一下较长时值的三音和弦,这类和弦在音乐效果上要求发出两组双音音响,即低音与中音组,中音与高音组。演奏时应首先抓住低音与中音所在的两弦所构成的第一平面,然后再迅速抓住中音与高音所在的两弦构成的第二平面,注意,在由第一平面向第二平面的过度中,弓子要向琴码方向横移。例如《梁祝》中,第12段的第2小节
谱例7
弓子应先抓住D弦D音与A弦G音所在的第一平面,再抓住A弦G音与E弦C音所在的第二平面,在此过程中,弓子向琴码方向横移。
最后再来看一下四音和弦,四音和弦的演奏在理论上,要求四音同时发声,但从实际出发,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我们也只能是尽可能地贴近理论要求而已。它的具体演奏方法与三音和弦类似,值得强调的是,弓子压力的重心要放在中间两条弦上,在加大压力的同时,接触点也要由近指板处向琴码处横移。
二、 弓速与弓压
由于重音是音色家族中极其重要的成员,所以在这里,笔者借用对弱重音的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