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沧海(长篇历史小说)第七章
|
“能谈谈您和张幼仪的关系吗?”
“她爱我,是标准的贤妻良母……我和她有过一段美满的婚姻,但我最终有负于她。”
“您和林徽因呢?”
“她是我梦中的情人。在现实中,我和她,可望而不可及。”
“您和陆小曼呢?”
“小曼忠厚,柔艳,是我销魂的伴侣。如我在《雪花的快乐》中所说:‘那时我凭藉我的身轻/盈盈地,沾住了她的衣襟/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消溶,消溶,消溶/溶入了她的柔波似的心胸!’”
“噢——”全场掌声雷动。同学们感情兴奋,达到高潮。
“您的《再别康桥》中,‘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的诗句,有所指吗?”
“诗歌中的形象,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噢——”这话再次在全场掀起了感情的狂涛。
“能披露您《沙扬娜拉一首》赠给的日本女郎吗?”
“请原谅,我无可奉告。”话到关键处,徐志摩先生用外交词令吊了大家的胃口。
“……”全场一片静默,大家在思忖着这暧昧回答背后的玄机。
“志摩先生,茅盾先生说您的诗歌《我不知道风——》表明,您是一个‘中国布尔乔亚开山的又是末代的诗人’,您对此,有何看法?”董轩打破沉默和尴尬,提出了一个带有学术性的问题。
“茅盾先生所言极是。我不知道风是在往哪一个方面吹,是因为我是一个严重脱离现实的人。我的梦一旦破灭,我只能在梦的悲哀里心碎。除此以外,我别无选择。”
“那您的人生信条是——”董轩又追问。
|
“为理想而生,为理想而死。”徐志摩先生沉重地回答。
全场的气氛也因为这沉重而变得严肃起来。大家都感觉到,这话中,笼罩着一层浓重的悲剧的色彩,使大家心中都有着一种不祥的预感。志摩先生的人生命运会终因这梦的理想而潜在着严重的危机。而且这危机又随时随地都可能爆发。绝对不可避免。后来,当所有的人都知道,1931年2月19日,徐志摩先生果真35岁上,在泰山附近因空难而死的消息时,没有人感到意外。
“这是早有先兆的啊!”必然的,悲剧的结局,最终验证了他的宿命。大家想到当初三年前,在北大的那番对话,没有人感到奇怪。如果说,当初大家曾经被他的热忱而感动的话,那么,今天,大家只有为他的崇高和悲剧而感到深深的惋惜了。被大家所敬重和酷爱的志摩先生为他的理想付出的代价,是太沉重了啊!
闻一多先生最初走进董轩的视野,完全是一种邂逅。闻一多先生不是北大教授。1925年从美国留学归来。出任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教务长。但因为当时追求唯美主义诗歌,出版诗集《红烛》而成名,加入《新月社》。和徐志摩先生过从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