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爷,您这是——”
“你好好看看,估摸估摸,按着这单子上开列的项目,我要拿出那么多东西,办那么多事,难度有多大!”
“今年年景不好,又人心不稳,要一会半会办这么多事,难呐!”
“是啊!你跟我多年,我想什么,你最清楚,还要我细说吗?”
“老爷的意思是——”
“这单子上的事,两句话:一是量要减,二是时间要拖。你酌情看着办吧!我最近忙,这件事不要再烦我。”老爷故意把这句话说得语重心长,耐人寻味。
“……”管家用深长的眼神,望着老爷,点着头,转身离开了。
这样,董老爷总算抱着敷衍塞责,不了了之的态度,把这件所谓“国事”好歹交待打发了。可他此时的心思,却仍然是“剪不断,理还乱”,“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另一桩令他烦心的家事,也同时困扰着他。
这件困扰他的家事,说长了是他45岁的年纪,共娶了三房太太。这年月,中国旧的风俗和传统文化,十分看重传宗接代。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董家老爷名传琤。琤者,指琴声也好,流水也好,香火也好,总之都是不绝于耳,后继有人也!前两房太太,都是贵族出身的小姐,倒门当户对,也很争气,先后为他生下两个儿子。董老爷为大太太生的大儿子取名董健,意即体魄健壮之谓也,即希望于钟鸣鼎食的董家,愈发殷厚丰实。可实际上呢?却又事与愿违,这大儿子从小就体弱多病,到现在快20岁的人了,仍然是个病秧子。即便是为他娶媳妇,算是冲喜,也未见起色。为此,董老爷曾在内心自嘲:健者,不健。后来,二太太又为他生了个二儿子,他又为之取名董文,意即为诗礼传家的董府,续上一支文脉,也好光宗耀祖,装点门庭,可后来呢?又是不顺心。这二儿子天生就不聪慧,一副憨乎乎弱智的样子,总是让他心灰意冷。眼看十五、六的人,连个高小都读不下来。似乎命中注定又是一个不可造就的材料。这又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