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听好话,顺耳、好听、愉快、让人高兴、很吉祥;不好的消息,不利的信息让人听了逆耳、难听、不愉快、不高兴、烦心。于是不愿意听,听后不耐烦,听了烦躁就发脾气,轻者叫讲的人不要讲了,说简单点,不要说了。重的还要批评一顿。大家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慢慢地大家都“开窍”了,专门拣好听的、顺心的事情说,形势就莺歌燕舞,一片大好,越来越好。刺耳的真话藏起来了。一旦矛盾累积,量变到质变,往往将付出更多的代价。
其实,这个命题已经是很过时的了。历朝历代,古往今来都提倡讲真话、讲实话。直言敢谏,对事、对人、对国、对民都有好处。但此顽风、顽疾就难改变。原来一听好话就飘然是人的天性。人们自小就追求“开窍”,但人们又是“开窍反被开窍误”。
所以,我想要改变这个风气,一是要从小抓起、从教育抓起。如对孩子的教育,要少点“开窍”,多表扬讲实话的孩子。老师、家长要把观念改变过来。不要让孩子太世故,太成人。据说现在小学里有些孩子就很成熟,老师还喜欢这样的孩子。我们有个同事的小孩子上小学,写作文时说:“教师节时每个孩子(其实是家长)竞相给老师送礼,包括礼券,代金券,这与为人师表不符。”这使我们的同事担心了好一阵子,把孩子狠狠地训了一顿,怕老师打击报复自己的孩子。
二是各级领导要做表率,真正做到闻过则喜。听了不好的消息、不同的意见,要耐住性子,不要脸色马上就变。要知道下级、老百姓敢讲真话是要冒风险、不顾私利的,这才是真正的好人。
三是要有讲真话的法律、制度。讲了真话,即使是错了,要不追究。真正做到不抓辫子、不打棍子。我们这个社会已“开窍”了。要扭转确实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改变这种风气得有个过程。但可记住一条,假话万万不要讲,真话不能讲时可暂时不讲,保持沉默。但一定要让你讲时,必不要去讲害国、害民、害人的话。
当然作为提意见的人,亦要注意方式方法,要注意效果。人总是要点面子的,还是婉转一点为好。
有个故事是说,朱元璋当了皇帝时,一位儿时放牛的小伙伴去见朱元璋,一进大殿立即下拜,说:“我主万岁!曾记否,当年微臣随驾扫荡芦州府,打破罐州城。汤元帅在逃,拿住豆将军。红孩子当关,多亏菜将军。”一番话勾起了朱元璋儿时的回忆。其实是说,他儿时没有吃的,在芦花荡里偷着煮豆子,几个孩子抢着吃的场面。由于说得委婉,顾全了皇帝的面子,又让皇帝回忆童年往事,勾起感情。皇帝念起旧情,当即封这位儿时的朋友为御林军总管。而另一位放牛的伙伴就不一样了。他见到朱元璋时,立即畅所欲言,大讲儿时一齐偷豆子吃的事。当着文武百官,朱元璋脸上红一阵、白一阵,觉得面子上很是过不去,立即喝令左右,“哪来的疯子,来人,拖出去斩了!”
看来说话还真是要讲究点方式方法,这种杀身之祸虽不常见,但失了机会、坏了印象,还是有的。方法也是重要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