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云:“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又云:“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庄子云:“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这里,老子和庄子都突出地讲了一个“中”。而“中”究竟为何物?领会其中的奥义对人们有些什么意义?笔者以为:中即道也,乃“道之柄,德之枢”。众妙之门,惟“得中”才能叩开。
当前,全国人民在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引下,同心同德,构建和谐社会。我们宗教界也积极行动起来,既要构建宗教内部的和谐,也要构建道教与其他宗教的和谐,更要融入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环境。当此之际,重温道教传统文化的“中和”理论,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的要义
“中”字,在《说文解字》里从“I”(竖部),解曰:“下上通也,引而上行,读若囟(音信)。囟之言进也”。又释:“中,内也。俗本和也,非是,当作内也”。中字是一个会意字,通常都从“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