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就这样,我在翠绿的竹荫下一天天长大,后来,在竹影婆娑的稻场上捉蝴蝶追月亮,再后来,在竹映桃花的稻场上写作业读书,现在,则魂牵梦系着那片翠竹掩隐下的老屋和爹娘……竹子,融入了我顽强的生命和浓浓的亲情,成了我儿时的回忆和断肠的牵挂。而细品竹字,越发地喜欢,竹子宁折不弯,中通外直,质朴典雅,文静而怡然,所谓“末出土时已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古人有太多咏竹的诗,苏轼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刘禹锡说:“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傅庞如说:“破土凌云节节高,寒驱三九领风骚。不流斑竹多情泪,甘为春山化雪涛。”……竹子,囊括了太多的美好,以竹自喻,也是对自己的一种鞭策吧。
可光一个“竹”字,尚不能成名,再加个什么姓呢?突然灵光一闪,想到了我甚为喜欢的诗——郑板桥的《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几乎在一瞬间,就决定了用“石”字做姓。随即又发现,我的童年其实与石也是紧密相连的。当时因为想家,想起儿时与弟妹们常在一块大青石上玩,那块大大的青石,昂首挺立在屋旁的山腰,石身大如象,石面平如稻场,是我们姐弟四人常玩的“家”,尤其是过年那天,母亲在家忙团圆饭,怕我们吵,就让我们到石头“家”玩,我们忙个不停,母亲总会抽空送点已经做好的美味来,我们一直玩到热闹的鞭炮次第而起,母亲就站在稻场上喊我们回家团年,当我们飞跑进门,父亲十有八九都站在稻场上准备放鞭炮,而堂屋里满满一桌子菜就都准备好了……
从那时起,石竹两个字,就与儿时的记忆连同故乡和亲人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