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文艺家协会  欢迎您  注册会员 | 会员登录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社会聚焦: 回归毛泽东路线已是大势   警惕“中国版”雅科夫列   抓纲治国推动国民经济新   许家印的全国政协常委是   长沙市望城花石村毛主席  
网站首页 本站新闻 时政要闻 社会聚焦 港澳台区 中国文协 领导介绍 协会报刊 文艺动态 文化产业 文艺创作 文艺评论
电影电视 书坛画苑 民间文艺 人物专访 会员名录 音乐舞蹈 娱乐视野 收藏展览 国际交流 世界文联 当代作协 网民议事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协会报刊 > 正文

我是一株别样的荞子

2013-9-10 来源:世界文艺网 【字体: 我要评论(0)
是放,一群羊也是放。我们的父母,对于我们这些孩子,似乎只认为宜多不宜少。大的带小的,成了孩子们成长的惯例。那时,一个五六岁的孩子身上,就常常背着他或者她的弟弟或者妹妹。现在想来,那应该是那些年里乡村独有的一道风景。

曾听说省里的领导到一个山村考察,遇上一个在荞地里掐荞叶的老汉,发生了以下的对话:你多少岁了?42岁。家里有几姊妹?三个妹妹。有没有哥哥?有一个。有多少岁了?40岁。你是哪年出生的?荞麦开花时。这样的对话,很难让人相信其真实。但我却对其深信不疑。

记是小时候,家中常常缺菜吃。多数时候的饭,就是一锅洋芋丝汤,就着一碗苞谷饭。在荞子快要开花结果的季节,母亲常常上山到那些荞地里去,去把那肥嘟嘟的荞叶掐了,用衣兜兜着回来。荞叶被母亲用开水轻轻一煮,再端上饭桌,打个蘸水,便成了我们一家人的美味佳肴。除了点种和收割,就只有在这种时候,母亲才会到荞地去,就像她在把我生下后,就只有在要叫我做什么事时才想起我一样。

荞子熟了,乡亲们便天不亮就起床,头顶星晨,扑向山坡,扑进荞地。荞子在乡亲们的胸前、怀里跳跃。经过他们一次又一次的左手一揽和右手一剃,唰唰唰的,荞子便像风吹过一般,纷纷躺倒。割荞子怕天气热,天气一热,荞子便脆了;脆了,手一揽去,荞粒便纷纷落到了地里,导致最后剩下一把把荞草。于是,割荞子便成了早晨的事。割荞子的那些日子里,乡亲们一家起得比一家早。割荞子的时候最好下小雨,那样可以整天的割。而打荞子则需要晴朗的天气。在火辣的太阳下,乡亲们提着荞棒在铺好的荞子上一起一落,又一起一落。在荞棒的不断起落中,那荞籽便随着在荞捧的周围,在乡亲们的眼前飞溅,如雨花,而又闪闪地发光。这种时候,怕雨,更怕冰雹。记得有一年,家家户户的荞子都还割了在地里晒着,还没来得及去打,便被一场豆

1233页 当前第:2/3
打印此文】 【收藏此文
 
领导活动                          更多>>
时政要闻                          更多>>
文艺评论                          更多>>
民间文艺                          更多>>
文艺动态                          更多>>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 新闻出版总署 国家文化部 中央电视台 新华通讯社 人民日报 世界文艺网
新浪网 国际新闻在线 环球联合网 中国时代网 中国经典网 中国文协网 中国文化新闻网 中国名家网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新闻出版总署 国家文化部 国务院参事室 新华网 人民网 中央电视台 世界文艺网 中国国际文艺家协会 老三届人联谊会 中国炎黄书画院 12580网站目录 中国画学会 国家财政部外国贷款 我们的毛泽东 红色正义网集 新加坡华人网 戴旭新浪博客 左翼作家新浪博客 革命战士新浪博客 刘云峰新浪博客 当代作协新浪博客 世界文艺新浪博客 中国文化新闻报新浪博客 中国城市环境 路透社 英国新闻 法国新闻 透视俄罗斯 俄罗斯新闻 中国公益摄影师 中美文化产业高峰论坛 黄山艺术摄影 安徽艺术摄影 新闻出版总署教育培训中心 东方红 共产主义旗帜 集体经济 毛泽东博览 毛泽东思想 毛主席 中央电视台 长安风雷书画艺术网 菩提树画院 世界文学艺术家联合会 世界文艺网 中国文协网 中国文化新闻网 中国名家网 中国经典网 环球联合网 中国国际文艺家协会 中国当代作家协会 中国文艺家协会 速帮建站公司
网站首页杂志社简介组稿发行处征订启事协会顾问高占祥协会顾问张德广协会顾问刘坚协会执行主席刘云峰网站地图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国国际文艺家协会和中国文化新闻报社的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须经书面授权。信箱:ciala301@126.com。联系QQ:907322786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京ICP备13046230号
建议使用IE8版本以上浏览器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