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文章是读书人的血泪写成的这一点不假。
放下笔,文华便轻轻的把我抱在怀里,长时间的看着。看着看着便眼圈发红,泪汪汪的样子。他用呆傻的话说明他为么这样子,说:“你是天地间的绝作,是大美,大美的东西会震撼人心,叫人情不能禁的哭和笑。”他说他是作贱我了。谁说一娘生九子,九子九般行哩,在许多地方,同胞兄弟的性情还是相同的。说书越读得多感情越丰富这不假,文华不但写书能写出一脸的泪水,说故事也能说出一脸的泪。有回,他搂着我讲就发生在这块天地下的真实故事。那故事发生在明末清初,就是鞑子亡明那阵子,说满清一到中原,首先下剃头令。那剃发令下得可霸道,叫“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天地间偏有着要发不要头的硬汉。我们这块天底下就有,还不在少数,领头的叫王鼎(文华边说边用毛笔写了个大大的“鼎”字)举人出身,做过知县和什么监军等。说这王鼎做官真的是两袖清风,身边除了一筐衣物,便无别的,人们便叫他“王一筐”。这王鼎不但饱读经史,对兵书也是爱不释手,据说还得高人的点拨。有举人身份本就有些神,举人知兵书就更了不得,加上他的清廉忠正,所以义旗一举,便风起云涌。仅一年工夫,这“王一筐”便被推为48路义军的盟主。不久,安徽24路义军也来相投,汝汉、德安等地48路义军慕名合伙,这一来,这文弱书生振臂一呼,江南江北便为之变色。
“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其实帝王的嘴上这么说,心里可不是这么想的。越是雄才大略的帝王越不敢小看读书人。有这么个说法,天下是读书人的天下。刘备在未得到读书人诸葛亮之前,厮杀几十年而未得寸土,一遇诸葛亮反倒三分天下有其一。项羽力拔山河气盖世,但读书人范曾一倒,便落个自刎乌江,刘邦的天下是书生张良、萧何、韩信等助其得到的……这些事说也说不完。
满清王朝看领头的是读书人,便很是放在眼里了,就比张献忠、李自成更看重,先是劝顺,不说降。说读书人最忌讳“降”字。爱新觉罗氏里不乏眼界开阔的人,劝降不用诏书,是顺治帝亲书的求才信。王一筐未看一眼便将信烧了。清使一走,深知不成气候的南明王朝派来使者,王鼎恭敬的穿上明朝的五品官服,大开寨门,跪地迎候。使者宣读诏书,王鼎一下子由五品监军道擢升为二品兵部尚书,总督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