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family:宋体;">建国前概貌及班社名伶概况
历代的正字戏都是全男班(剧中女角概由男旦扮演)。建国后才开始招收女演员。民初至50年代初,正字戏的舞台正中悬挂一幅约三米多高2米多宽、画上福禄寿星的布帘或竹帘(帘前是击乐操作的位置),帘之左右悬挂一对“卷壁”作上下场门;台上只一桌同椅,别无他物。演员的化妆、装扮很随便,不勾脸的角色,既不画眉,也不涂戏剧油彩,唯不挂须口的生角和旦角才在两颊及嘴唇涂点银珠红,旦角头上只有假鬓、珠围和后尾鬃,首饰也只有耳环、钗子、珠坠、花朵等几种。那时正音曲戏的伴奏乐器只有奚琴(又叫“大管弦”)、响弦和三弦。到了40年代,连三弦亦被省掉;击乐也只有大锣大鼓和木板,过门几乎都是用锣鼓经,极少音乐过门,间奏音乐亦较少,除非主角有大段哑剧表演的情节才有音乐间奏。一般的对话或一般情节概不用上。昆腔剧目也是这种情况,伴奏乐器除两支笛子和小唢呐或大唢呐之外,再无其它乐器;击乐也只有鼓头(有时也加上大鼓)、响盏、“工”锣、钹仔、大钹及三音(后者用于伴奏连同笛子伴奏腔调旋律)。以前因通通都是演广场戏,一般首出演“大传戏”,二出(叫“团圆”)演比较文场的“锦出”,三出才演有唱腔的文戏;如三出演后台下还有观众,还得演一出只有两三个角色的“棚尾戏”。由于以前大兴提纲戏,艺人便重做不重唱。班社情况,明、清两代唯一为后代艺人广为传扬的只有一个创办于乾隆年间的“老双喜班”(陆丰正字戏剧团的主体前身)。其第一任班主是海丰县台涌乡和平围村贡生黎承柱。据说,发起创办“老双喜班”是承柱的母亲,艺人都尊称她为“菜脯妈”(因其家档是晒萝卜干起家的),这个班所遗下的两件道具——木婴孩(叫“大头美)和象牙朝笏,成了该班的标志(文革期间均遭毁掉)。据前辈艺人和老观众反映,正字戏班社最鼎盛时期是清末民初至30年代前后,那时计有金字泰和、红字太和等十多个班社,其中荣福、老荣喜、老双喜、老联福称“四大名牌班”,30年代前后,荣福班曾两度远涉重洋到泰国曼谷和越南西贡等地演出,被列为正字戏历史“亮点”;有“梨园科场”和“海陆丰第一大棚脚”美誉的碣石玄武山戏台,因自乾隆15年(1750)开始,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