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荆钗记》、《彩楼记》等,但其应工行当、戏路、特点等方面,又与被弋阳腔易调而歌的同名剧目如出一辙,如《荆》剧李成一角,南戏是由末扮,弋腔本与正字戏本均由丑扮……等等,无不酷似。因此便敲定正字戏应源于弋阳腔,形成于明初。
80年代中期后,曾为新版《辞海》撰“广东正字戏”条目释文的那位老专家在了解到上述这些情况及剧种遗产底蕴后,表示他的观点得改变(因他在看了正字戏《槐荫别》等几个生旦戏之之后,曾得出正字戏形成于清初的结论),说正字戏最迟是明永乐年间就已形成。据明嘉靖本《碣石卫志》记载,正字戏早在洪武年间就随明廷的碣石卫城驻军流入海陆丰了,并长期在这片土地扎根(可惜这本书在“文革”期间遭焚毁)。无独有偶,嘉靖38年(1559)成书的《南词叙录》(徐渭著),也说弋阳腔“闽广用之”。而海丰的城隍戏台和碣石军城隍戏台又建成于洪武年间(海丰有保存其碑记)。这些记载和建筑物,足以说明早在洪武年间,海陆丰地区就已有戏剧活动了,而且是属弋阳腔的军旅文化剧种——正字戏一枝独秀。
正字戏入粤之后,随着各种声腔的相继兴起,它又汲取了青阳腔、四平腔、昆腔、杂调和皮黄腔来丰富自己,遂成为多声腔古老剧种。从正字戏入粤算起,至今已有600年以上的历史。它长期流行于粤东、闽南、台湾(闽、台现已绝响),泰国、越南、柬埔寨、香港也有过它的足迹。
文化遗产与艺术特色
正字戏的文化遗产非常丰富,且又十分珍贵。外界称它“宝藏”或“活化石”。其传统剧目分为文武两部分,有唱腔的的艺人谓为“文戏”,没有唱腔的被谓为“武戏”(行家称 “提纲戏”),文戏剧目160多个,武戏剧目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