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会》和《考试弃笔》)。同年秋,中国戏曲研究院副院长罗合如在广州看了戏曲演员讲习班某些正字戏传统剧目的旦角表演片断后,特命他的爱女罗娜辉千里迢迢来陆丰双喜剧团学艺三年。这一年,粤剧潮剧先后移植演出正字戏的《百日缘》。
1958年,正字戏新改编的传统剧目《金叶菊》参加汕头专区戏曲会演,荣获“汕头地区群众创作优秀奖”;并参加翌年在广州举行的广东省专业艺术会演,又被评为优秀剧目。《羊城晚报》载文誉为“粤东璞玉”;《广州日报》和《南方日报》也各发表赞许的评论文章。同年十月一日,《金》剧被召赴广州参加国庆十周年献礼演出。1960年,陈宝寿以省政协委员和特邀劳模的身份赴京参加全国群英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1961年,他又赴京参加全国文代会。此前新整理的传统剧目《张飞归家》参加60年代初汕头地区戏曲会演评为优秀剧目。《张》剧的整理本和《槐荫别》、《百花赠剑》被收入《中国地方戏曲集·广东卷》。1963年5月7日,陈宝寿在《羊城晚报》“花地”发表一篇题为《求异存同》的长篇论文,该文介绍如何通过表演技巧塑造出武松、石秀、燕青这三个同样短靠装扮但又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许翼心整理)。引起很大的反响。大演革命现代戏期间,正字戏演出的《琼花》、《南海长城》、《审椅子》、《社长的女儿》、《焦裕禄》等均获好评。一个古老剧种,能在社会大变革的重要关头站稳脚跟,可谓难能可贵。
意想不到的是,当形势发展到“文革”期间,能够演好现代戏的正字戏竟遭撤销。尚幸在70年代末前后,国家拨乱反正。正字戏剧团又在陆丰恢复建制。剧种终于有了新生的希望。
1980年,新改编的传统剧目《换乌纱》,先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