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年代中期以后,只剩下老永丰、老双喜、老联福、老梅盛四个班子。尽管只存四个班,但行当仍然齐全,乐队亦不弱。
建国后的变革历程及社会反响
建国初期,海陆丰全面铺开土地改革运动。正字戏赖以生存的广场戏遂告中止。1952年秋,省文化主管部门派专人到海陆丰贯彻中南戏曲会演的精神,强调传统戏曲必须执行“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后海丰县先组建共和班式正字、西秦、白字剧团。接着陆丰也组建同样的正字戏剧团。通过贯彻改人、改制、改戏的“三改”政策后,招收女演员,建立导演制度,对舞台设施以及腔调、音乐、表演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改革。从而正字戏逐步呈现其改革后的新貌,不但舞台有了电光布景,而且乐队亦由原来7人增加到10多人不等;乐器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二胡、三弦、大三弦、扬琴、琵琶以至黑管和深波,并适当兼用中鼓大鼓,终于克服了以前那种单调板滞的落后状况,特别是逐步增强和丰富了腔调音乐的表现力,使其真正成为演员的灵魂。1954年冬,由著名文武生陈宝寿和著名男花旦蔡十二主演、并经稍加整理的传统折子戏《百日缘》(又叫《槐荫别》),首赴广州参加全省戏曲会演,获得很高的评价;两位主演因演技精湛,塑造出鲜明的人物形象,双双荣获特别奖,音乐获集体奖和两个个人奖(当时此剧还被大会选为招待广州文艺界和省府首长的专场演出节目之一)。通过《百》剧的演出,显出剧种深厚底蕴。引起领导和专家的关注。50年代中期后,粤东村镇大部分有了竹篷戏院。正字戏经历了由广场转入戏院演出的转变过程。1956年夏,《百》剧等三个折子戏被省文化主管部门召赴广州,作招待陈毅元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专场演出。1957年,广东人民出版社以《百日缘》的书名结集出版正字戏4个折子戏的单行本(其他三个分别是《百花赠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