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前我就不明白为什么画中国水墨画的画家要去美国,当然就一般的道理可以说明其必要性,但是,就艺术和艺术的发展而言,似乎很难得到一个合乎情理的解答。直到近年来“海归”不断出现在北京的时候,证明了我的某些判断。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自然的规律和艺术的规律往往应合着艺术家的选择。对于中国水墨画画家来说,离开中国到世界任何一个地方,只是选择了一种不同于以往的生活方式和艺术空间,关键还是画家选择画什么和怎么画。
当多年不见的家善将他的新作呈现在我的面前的时候,我看到的是游子心中的家园。很难想象这是一位在美国待了十几年的一位中国画家的画,他既没有选择他在美国生活中的现实为题材,也没有选择与美国相关的现代艺术的表现方法,更没有向时髦的当代艺术靠拢,而是坚持画他的水墨,努力表现出地道的中国笔墨和中国气韵,成为美国土地上的“中国画”。那么,他的这种恪守在当代文化的语境中就成了一个值得研究的个案,并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需要研究的课题。
像家善这样一位20世纪60年代初期出生的画家,三十多岁去美国,按理说正是非常容易被新的世界所改变的年龄,可是,他画面中沉郁的古气,他对中国笔墨的痴迷,仍然停留在石涛和龚贤的时代。这就显示出了人与人的不同。家善的不同之处可能来源于他的艺术根基,他1988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后,又继续于该院的中国画硕士研究生课程班深造。南京艺术学院是一所非常特别的大学,在传统水墨画的教学方面深具感染力和影响力,很多年轻的学子经过熏染后,对于传统一道矢志不渝,终身努力。要改变他们很不容易,家善就是一个例证。他在美国十几年和在深山中隐居十几年走出来一样,没有本质的改变,相反,因为没有沾上当下中国水墨画坛上的一些习气而显得心静气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