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五七年魏巍参加编写《华北解放战争史》;一九六一年受领任务编写《邓中夏传》;一九六五年访越,以后是“文革”,魏巍重新续写《东方》时真是感慨万分。
一九七六年一月六日,周恩来总理逝世,魏巍陷于巨大的悲痛之中。周恩来是他最崇敬和怀有感情的领导人,魏巍记得一九五三年第二次文代会上,周总理在给文艺工作讲话时说“……我们就是要写工农兵中的优秀人物,写他们中间的理想人物。魏巍同志所写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就是这类典型的歌颂。它感动了千百万读者,鼓舞了前方的将士。我们就是要刻画这些典型人物来推动社会前进。”讲到这时,周总理还特意向台下问道:“魏巍同志来了没有?请站起来,让我们认识一下这位朋友。”
一九六五年中国作家访问团赴越,也是周总理点名要他参加,深深的思念,难以掩饰沉重的哀痛,魏巍只有诉诸笔端,写下了悼念敬爱总理的诗词。
惊闻华夏失栋梁,
举国老幼尽哀伤。
松柏枝头花如雪,
白玉栏杆泪万纤。
感君创建功勋重,
鞠躬尽瘁五十冬。
每念祖国春光好,
热泪落地静无声。
这一年清明时节,天安门广场汇聚了悼念总理的人们,各个单位和机关早已下令不准参加天安门的悼念活动,魏巍却没有听从这些。他和女儿一起置身于人民的洪流中,把自己悼念总理的诗词贴在了人民纪念碑的诗文之中,向敬爱的总理致以一个共产党员和老战士的思念之情。
新 时 期
一九七八年,魏巍被任命为北京军区文化部长,后来担任北京军区政治部顾问,聂荣臻元帅传记组组长。这一时期,是他文学创作作品盛出的时期。
《东方》发表以后,他创作了反映红军长征的长篇小说《地球的红飘带》,反映抗日战争的长篇小说《火凤凰》及大量的散文和文论作品。
一九七六年十月六日,“四人帮”被粉碎,中国迎来了思想解放的新时期,压抑十年之久的中国文艺界也迎来百花盛开的时期!在这个时期魏巍重新焕发了青春,他的《东方》在紧张的修改,过去的旧著又重新再版。一九七九年《东方》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立即引起了热烈的反响。丁玲评论说:“《东方》是一部史诗式的小说,它是写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创造的宏伟业绩的史册,是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是一座雕塑了各种不同形象的英雄人物的丰碑。”
由于《东方》的巨大艺术成就,一九八二年获得首届茅盾文学奖。
一九八二年中央书记处决定出版元帅传记。北京军区受领任务组成聂荣臻传记组,魏巍被任命为聂传传记组组长。聂荣臻元帅是晋察冀的老首长,魏巍抗日战争、解放战争长期工作在晋察冀,他心中对聂帅充满崇敬,十分高兴地受领这一任务。他先是根据聂帅的口述回忆组织撰写了《聂荣臻回忆录》,尔后又继续组织撰写了《聂荣臻传记》。《聂荣臻传记》真实地纪录了元帅戎马一生——从参加我军创建,红军长征,建立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华北解放战争,到抗美援朝,国防工业,两弹一星的丰功传绩。
永远和人民在一起
魏巍来自人民,他对人民有着最深厚的感情。在人民深受苦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