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在国内外获奖,真可谓人品诗品堪为楷模。退休之后,他参与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和云南省委组织部编选的歌颂孔繁森诗选《公仆之歌》、歌颂邓小平诗选《人民之子》以及《缅怀周恩来诗词选》。被聘为云南省及昆明市老干部诗词协会顾问。10余种大辞典收有条目和详介,四十余种选本收有作品。如今已逾古稀的老诗人聂索,虽鬓发斑白,瘦弱多病,然精神矍铄,双目炯炯,出口成诗,豪情灼人,勤奋笔耕,佳作常新,新诗旧体,挥洒情真,诗兴突发,仰天歌吟,爱憎鲜明,铁骨铮铮,看稿作序,红烛耀明,豪爽诚挚,情怀撼人。这大概是诗人永远青春不老的缘故吧。
我和聂索相识,也属以文相会。文化大革命后,聂索的诗论集《学诗偶记》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我在边城的新华书店买到该书,认真拜读后,折服而存敬意。我调到昆明市文联后,在作协的一次会上,紧握着聂索老师的手,仿佛诗性相投,一见如故。真正和聂索相交相知是1997年4月,为筹备全国第十届中华诗词研讨会在昆明召开,我与聂索、孔庆福二老在论文审读组一块工作了较长时间。从那以后,我俩的工作交往和谈诗论文就更频繁了。
二
评论文章,也应不拘一格。作家靠作品说话。要为著名老诗人聂索剪影,就应该主要谈诗人的诗。聂索诗词,浩漫宏深,自成一家。这里,不妨以欣赏他的代表性诗篇为径,走进诗人的心灵心迹和情感世界。
聂索的诗文集,我拜读了两三遍,犹如诗海拾贝,贝堆撷珠,琳琅满目,珠玑耀眼。综观聂索诗的风格,当属豪放一派。司空图《诗品》论豪放云:“天风浪浪,海山苍苍。真力弥满,万象在旁。”用来诠释聂索的诗风,颇为恰当。
“诗人是社会、时代和人类感官的代表。他的痛苦和欢乐深深地植根于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别林斯基这段名言,用来概括老诗人聂索半个世纪的诗路历程和情感轨迹,颇为贴切。
1944年至1946年,聂索就读于李希泌任校长的五华中学,期间得到名师毕列爵、江枫的引路和指点,与同班同学叶涛(本固)、张柄钧、饶本礼、彭元鼎等筹办《火星》壁报,开始了大量的习作。他还经常跟几位高年级同学跑到西南联大或五华学院旁听一些知名教授讲课,或听取他们作时事报告和学术报告,受益匪浅。开导最大的首推闻一多先生,次为朱自清先生(后成为他的国文老师),他们的举手投足,都令聂索久久难于忘怀。
与此同时,聂索几乎每周都要去光华街旧书店购买各类中外文艺书籍捧读。他饥不择食而又囫囵吞枣地读了《诗经》、《离骚》、《唐诗三百首》、《随园诗话》等古籍和普希金、雪莱、拜伦、海涅的诗集及涅克拉索夫的《在俄罗斯谁能生活得自由而快活》等世界名著。他逛书店最多的地方首推李公仆先生经营的“北门书屋”,在那里他买了许多进步书刊,包括《整风文献》、艾青的《火把》、《向太阳》、《献给乡村的诗》都是李公仆先生亲自递在他手上的。从此,聂索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1946年,18岁的聂索以“浩泓”的笔名写了几首诗,寄给上海《文艺复兴》两位主编之一的李健吾先生,他很快复信予以鼓励,把其中一首《你》转给《诗创造》,另外二首转给另一进步刊物《时与文》,几首诗很快都发表了。后均被收入《地热集》。诗人在诗歌《你》里歌道:
告诉你紫罗兰是紫的;
玫瑰花是红的;
太阳自东方升起;
又落向西方……
你偏要说:
“铁鞭握在我手里,
不许你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