呀米朝南,朝北朝南只完一道捐。除了解放区呀别处哪儿有……这样的歌声才唱了短暂的时空,蒋昭德算是零距离与新四军茅山大队有了相识和相知,并第一次体验到解放区的和谐社会生活;父亲回到镇上小学教学;母亲和姐姐纺纱织布;哥哥去城里学生意。花纱布和老解放区来的米粮,一下把古镇激活,人民生活普遍提高了。想不到才过上几个月的安稳生活,国民党就在古镇挑起内战,也就是从这古镇直延伸至南边小古村镇观音山,打响了内战的第一枪,也是现代史上有名的七战七捷的序战!蒋昭德一家又陷入了苦难的深渊,可谓是:前步打走了狼,后脚跟进了虎!更为凄惨的是,蒋昭德的哥哥因学生意不堪老板的虐待,生“痨”病殁于刚刚成年的18岁;同时,父亲因曾吃过“共产党粮”被辞退了教师职务。母亲和姐姐都由于市场萧条,运盐河上再不见了米粮船,布市纷纷倒闭,也不织布纺纱了。一刹间,饥饿和苦难像暑天猛扑来的狂风暴雨,人们都沉浸在从未经历过的颠沛流漓、坎坷艰辛中(这样的经历,在其后蒋昭德创作的作品中反映得很多很多。代表作就有《芸姊》、《丹心谱》、《江城剑》、《盘龙魂》等中长篇小说)。
正是这段童年的不平凡生活和经历,把一个本是庸碌平凡的小镇少年锤锻成外柔内刚、爱憎分明、自强不息、求知若渴的性格。在“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歌声飘到江海平原的第一时空里,在小镇挂满红旗的热潮中,蒋昭德就投身到文艺宣传中,同时当了扫盲夜校的教师。一个本是寡欢内敛的小年青,很快成了文娱活动的宣传骨干,并还是扫盲夜校的最为活跃的“教师”。
知识的贫乏,在活动和教学中显露出来,蒋昭德意识到要学习,要丰富自己的知识,要提高文化水平,他决定了上学深造。贫困的家庭是无能力供养的,他只为了有学上,选择了既不须交学费,还可供给膳食和住宿的师范学校。这样的选择并不是相悖于父亲的“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的教诲,实出于家庭窘困的无奈和求知欲望太强烈而致“饥不择食”。
蒋昭德进了师范学校,第一顿吃的是肉、鱼、炒三丝和豆腐骨汤,天,奢侈的伙食;第一天里,他发现了学校图书室里有着很多很多的书籍。在已往的岁月里,蒋昭德除了读自己父亲教的课文及《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论语》、《孟子》等,还有只是《水浒》、《三国演义》、《封神演义》、《乾隆下江南》这些,但学校图书室的书架上中外名著很多很多。他选读的第一本外国名著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紧接着是高尔基的三部曲和《母亲》、《海燕》……这些,才是他蒋昭德真正意义上的“珍馐百味”。也就是在他贪婪地阅读这些震撼心灵的名著之时,在他潜意识中,朦朦胧胧产生了一个欲望“我要写书!”此后,在课余之时,他几乎达到“嗜书”甚至“噬书”的状态。在学业上也产生了一个怪现象:他写的作文也只平平,可周记写得特别好,好到令老师都“刮目相看”,同学们也私议:那是作家的语言。这也说明了,他之“作文”是不愿受命题的“约束”。也就是自此时起,“文学”这两个字,在蒋昭德年轻的心中逐步放大,热度像已燃柴火一样,窜出了火苗!
蒋昭德师范毕业后,他仅教了半年的小学,便发现与孩子打交道,远非是他“学以致用”的目的地。他急急改换了“职工教师”,但也大失所望。有一条:他还是“嗜书”或“噬书”不改。他拿了津贴,除了能填饱肚子的费用外,最坚定的选择便是“进新华书店“。这个时段,他再不局限于文学名著,已向纵深发展了:他读各种版本的《文学史》、《文学慨论》、《文学理论》、《政治经济学》,甚至黑格尔、康德的哲学著作、马克思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