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肺地呼喊:“哥……”,山鸣谷应,肝胆欲裂。秦振林沿着盘山公路疯狂地追赶,最后站在高高的山岗上,两眼注视着汽车在公路盘山道上时隐时现,最后完全消失在公路尽头。秦振林情不自禁地跪倒在地,张开双臂,朝着汽车消失的方向发出一声虎啸般地呐喊,紧接着是王国政点燃导火线传来巨大的爆炸声,爆炸声平息之后,出现了王国政手握钢钎,秦振林挥动几十斤重的大锤,一下紧似一下地砸在钢钎上,“铛——铛——铛!”大锤和钢钎的撞击声一直到拉完演职员字幕方才慢慢消去。电影完了吗?电影完了!观众却不肯散场离去,电影还没有完,杨小萍返城后又怎么样了,考上大学了吗?后来与秦振林关系又怎样了,她又回过龙潭江道班房吗?秦振林进城去找过她没有?秦振林和王国政后来平反了没有,他们离开龙潭江道班房了吗?编导也不知道,所以无法回答观众,没有讲完的故事只能任由观众自己去想,自己去编了!
剧本的情节带有某种程度的戏剧效果却感人至深,但这并不是作品撼动人心的决定性因素,不是单纯以离奇的故事情节以及其中的人物悲剧命运来煽情,而是以此为依托,将其作为一个展示人物性格形象的舞台。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其中人物形象也越来越丰满鲜明起来,最终在观众的面前立起了三个令人观后难忘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这种对人物性格的精雕细刻同时体现在片中三个人物的身上。王国政无意间毁了秦振林一生,尔后自己也遭到同样的命运,秦振林好几次都准备对王国政下手,甚至都无需亲自动手,在王国政好几次遇难过程中,只要不插手相助,便可眼睁睁地看着他痛苦地死去。可良心和人性却驱使着秦振林一次又一次地救助了王国政。困惑的年月,艰难的环境,共同的遭遇,使这对冤家化敌为友。
本片正是在这样立体化的人物描述中,使观众在享受美感的同时,内心里也自然生出悬念,急欲想知道故事的最后结局。而本片最精彩或者说最撼动人心的地方正是结局部分。
随着本片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人物形象的逐渐丰满,以及别具匠心的层层铺垫,全片的主题思想最终在结局部分以近乎震撼的力量爆发出来。
深沉、凝重、压抑、悲壮美是全片的基调,表现三个人物之间的情感纠葛和茅盾纠葛,重点突出人性是本片的主题。因为人性是永恒的主题。人性之美是建立和保持人类文明社会的客观基础。正因为如此,彰显人性美是包括文学创作在内的一切宣传教育的永恒主题,而影视在这个方面则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值得注意的是,人性的美不应当仅以正面的表扬来宣示,应当而且也可以在多个侧面上来加以表现、深化和衬托。拿《远山在呼唤》来说,秦振林、杨小萍那可爱善良的形象一定要摄人心魄,一定要在观众心中引起震撼和感叹。王国政对秦振林的忏悔同样是一种人性美,同样可以展示出人性的灿烂光辉。希望全体主创演职人员凭着对人性美的崇敬和激情来共同完成《远山在呼唤》这部电影作品,给广大电影观众献上一份精神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