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wlaap.com 世界文艺
马识途精神矍铄
书稿三度被毁创作历时40年
《让子弹飞》的开场气势如虹,马拉火车的画面想象力爆棚,这也是微妙的一语双关,“马”为这部呼啸而至的大片开了个好头。
马识途是和郭沫若、巴金、沙汀、艾芜齐名的蜀中文坛巨匠,在其创作的《清江壮歌》、《巴蜀女杰》、《京华夜谭》等小说中,命运最为多舛的首推《夜谭十记》。这本书从1942年一直写到1982年,由于世事变迁,其间好几次创作中断。如果不是马老的锲而不舍,就没有这本沉甸甸的好书,也就没有今天的大片《让子弹飞》。11日,华西都市报记者登门拜访了已96岁高龄的马老,从他口中了解到了当年写下《夜谭十记》背后的故事和付出:一位中国作家是如何以道义和良知的名义,用40年的时间完成了自己的一次心灵之旅。
灵感起源
“龙门阵”摆出一部巨著
《夜谭十记》包含《破城记》、《报销记》、《盗官记》、《娶妾记》、《禁烟记》、《沉河记》、《亲仇记》、《观花记》、《买牛记》、《踢踏记》等十个篇幅不等的故事,马识途以旧中国官场里的十位穷科员为主人公,通过十人轮流讲故事的独特叙述方式,真实再现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社会百态。其形象生动灵活,情节跌宕起伏,语言通俗幽默,一段段奇闻趣事更是令今人瞠目结舌。
姜文执导的《让子弹飞》就是改编自《夜谭十记》中的第三记——《盗官记》,虽然具体内容改编很大,但故事结构和人物关系基本未动,片中主角张牧之的名字和性格都忠实于原著。接受华西都市报记者采访时,姜文直言:“看到这么有意思的人物,这么有意思的时代背景,我能不把它拍成电影吗?”
11日,在马识途家中和老人家聊起《夜谭十记》的创作过程,马老异常兴奋。这位96岁的耄耋老者精神矍铄,除了视力有些不好,腿脚有些不灵便,说话却是中气十足,摆到兴奋时,老人偶尔会走神,因为几十年前经历人和事会忽然蹦出来。
《夜谭十记》创作于1942年,当时马识途已经身具革命家与文学家双重身份,冒着生命危险在“国统区”从事地下工作,由于经常更换职业,马老那时经常和三教九流打交道。
“他们给我摆了许多我闻所未闻、千奇百怪的龙门阵,尤其是我接触的一些小科员,他们平时没有什么娱乐和消遣,只好三五结伙到人家里去坐冷板凳,喝冷茶,扯乱谭,摆龙门阵,自寻其乐,在他们结成的冷板凳会上,我听到了难以想象的奇闻轶事。我才深知那个社会是多么乖谬绝伦,荒唐可笑;人民的生活是多么困苦无状而又丰富多彩。”
马识途被这些生动的故事感染,产生了强烈的创作冲动,终于在1942年选择了10个最有意思的“龙门阵”开始创作《夜谭十记》。
写《夜谭十记》的第一个字开始,根本没想到这本书一写就写了40年,三度书稿被毁,三度重新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