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文艺家协会  欢迎您  注册会员 | 会员登录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社会聚焦: 司马南之殇,资本绞杀背   我们为什么要支持司马南   回归毛泽东路线已是大势   警惕“中国版”雅科夫列   抓纲治国推动国民经济新  
网站首页 本站新闻 时政要闻 社会聚焦 港澳台区 中国文协 领导介绍 协会报刊 文艺动态 文化产业 文艺创作 文艺评论
电影电视 书坛画苑 民间文艺 人物专访 会员名录 音乐舞蹈 娱乐视野 收藏展览 国际交流 世界文联 当代作协 网民议事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摄影艺术 > 正文

文化是决定中国未来的重要力量

作者:南方日报   2013-3-21 来源: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字体: 我要评论(0)
世界,相当一部分人把追逐钱财当成第一目标,失去了劳动、创造的乐趣,生活的幸福感有所下降。如果长此以往,将背离以人为本的原则,偏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我们绝不能让“满了口袋子,空了脑袋子”的状况再延续。因此,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提出,要通过文化发展来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尽快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伦理与行为规范,大力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在全社会倡导人文关怀,注重心理疏导,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引导形成知荣辱、讲正气、尽义务的社会风尚,尽快提高我们全民族的文明素质。

  第二,加快文化发展繁荣,必须推进文化创新,这是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文化的生命就在于不断地推陈出新。长期以来,由于诸多原因,我们的思维方式更偏向于接受、传承和模仿,只侧重于把前人的成果和别国的东西简单地拿来,而缺乏自己的创新和创造。文化能否发展繁荣,取决于我们是否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不断创新的能力。只有具备了这样的意识和能力,才能不断创作生产出思想深刻、艺术精湛、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才能让人民群众在文化的享有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并在这一过程中,感受到创造的快乐和个人价值的实现。为此,在文化建设中,要特别强调和鼓励改革、创新,无论是在思想、内容上,还是在形式、手段上,都要勇于创新、善于创新,从而在不断增强文化发展动力的同时,进一步培养和激发全民族的创新激情与创新能力。

  第三,实现文化繁荣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这是文化发展的有效途径。把文化建设区分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这既是我们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成果,也是理论上的一大创新。只有分清了事业和产业,才能分清政府和企业的职能,才能从过去政府大包大揽的误区中解脱出来,在政府的引导下,广泛动员各方面力量,共同推进文化建设。文化事业由政府主导,文化产业主要依托市场来发展。但我们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文化涉及意识形态领域,因此两者在评判标准上只能有一个,那就是必须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在文化事业方面,主要是加大财政投入,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十二五”期间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已经明确,要实施一批惠民工程,把农村基层和中西部地区作为重点,最大限度地解决公共文化服务中的城乡和地区差距,逐步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在文化产业方面,强调要注意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大力培育骨干文化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积极鼓励非公有制经济进入文化领域,发展各种新型文化业态,丰富文化产品,增强多元化供给的能力,最大限度地满足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十二五”期间要把我国的文化产业建成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的战略目标,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也是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客观要求。所以要加快文化建设步伐,必须对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两手抓、两加强”,从而实现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完成党中央既定的“十二五”文化发展的目标和任务,我们应切实抓好六方面工作:
  一是守护好、建设好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加快培育和形成既能够凝聚最广大人民群众,又具有时代精神的先进文化,以增强全民族的认同感和向心力;逐步拓展我们的文化内涵,提升我们的文化品格,为中华文化增添新的光彩,为人类文明做出新的贡献,以增强全体人民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为此,一要梳理和整合我们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二要以全球的眼光、广阔的胸怀,汲取世界一切对我有益

12344页 当前第:2/4
打印此文】 【收藏此文
 
领导活动                          更多>>
时政要闻                          更多>>
文艺评论                          更多>>
民间文艺                          更多>>
文艺动态                          更多>>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 新闻出版总署 国家文化部 中央电视台 新华通讯社 人民日报 世界文艺网
新浪网 国际新闻在线 环球联合网 中国时代网 中国经典网 中国文协网 中国文化新闻网 中国名家网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新闻出版总署 国家文化部 国务院参事室 新华网 人民网 中央电视台 世界文艺网 中国国际文艺家协会 老三届人联谊会 中国炎黄书画院 12580网站目录 中国画学会 国家财政部外国贷款 我们的毛泽东 红色正义网集 新加坡华人网 戴旭新浪博客 左翼作家新浪博客 革命战士新浪博客 刘云峰新浪博客 当代作协新浪博客 世界文艺新浪博客 中国文化新闻报新浪博客 中国城市环境 路透社 英国新闻 法国新闻 透视俄罗斯 俄罗斯新闻 中国公益摄影师 中美文化产业高峰论坛 黄山艺术摄影 安徽艺术摄影 新闻出版总署教育培训中心 东方红 共产主义旗帜 集体经济 毛泽东博览 毛泽东思想 毛主席 中央电视台 长安风雷书画艺术网 菩提树画院 世界文学艺术家联合会 世界文艺网 中国文协网 中国文化新闻网 中国名家网 中国经典网 环球联合网 中国国际文艺家协会 中国当代作家协会 中国文艺家协会 速帮建站公司
网站首页杂志社简介组稿发行处征订启事协会顾问高占祥协会顾问张德广协会顾问刘坚协会执行主席刘云峰网站地图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国国际文艺家协会和中国文化新闻报社的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须经书面授权。信箱:ciala301@126.com。联系QQ:907322786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京ICP备13046230号
建议使用IE8版本以上浏览器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