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wlaap.com 世界文艺
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基本战略,从中我们感受到这样一个强烈的信息:中国社会正在向着越来越重视文化、越来越有利于文化的方向发展。在这样的格局中,文化建设将会有更突出的地位、更广阔的空间和更大的作为,这进一步增强了我们加快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把文化建设作为一个单独部分来论述和部署,这在我国的中长期规划当中,尚属首次。这足以说明文化建设在全局工作中的地位进一步突显,这给了我们三点重要启示:
启示一,文化既是对历史的记忆,更是对未来的选择。一个民族,有什么样的文化,就有什么样的历史、现实与未来。民族的振兴,必然伴随着文化的繁荣;国家的富强,必然要有强大的文化来支撑,文化是决定中国未来的重要力量。可以说,中国要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除了靠经济、科技、军事等硬实力外,最终还是要靠文化的力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这正是基于对当代中国文化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方位的判断,基于对文化在世界发展趋势中的作用的判断。充分认识和准确把握文化新的地位和作用,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和加快文化发展来积蓄、壮大文化的力量,是一个重大的时代命题和光荣的历史使命。
启示二,文化的发展,除了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之外,还发挥着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当今世界,文化对提高民族素质、促进社会进步、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文化正在深刻影响着人民群众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深刻影响着经济社会发展的走向。人类的发展历史反复证明,一个国家和民族最具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标志,不在于一时拥有多少财富,而在于是否拥有持久强大的精神力量和优异的文明素质,能否占领人类道德的制高点。因此,文化的发展,还能带来民族素质的提高、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持续发展。
启示三,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根本标识。要增强民族认同感、归属感和凝聚力,就必须培育和形成共有的精神家园。维系一个民族的生存与繁衍,最重要的因素不是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和财富占有的多少,而是要有共同的价值观、道德准则和普遍遵循的行为规范。这样它才有强大的向心力,也才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文化的复兴,必然伴随着一个民族的崛起。中华民族要实现复兴,最首要的就是要实现中华文化的复兴。
十七届五中全会对今后一个时期文化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目标和任务,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通过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来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这是文化发展的核心和根本目的。长期以来,我们发展的主要目的是追求产值产量,也就是以物质形态为核心的发展。虽然这种发展模式迅速扩大了我们的物质财富,提高了我们的经济总量,但经济增长的质量不高,高消耗、高污染、粗放型、低效率已使这种发展难以持续,并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更为让人忧虑的是,在物质形态增长的过程当中,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却没有能够得到同步的推进,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伦理和行为规范也没有能够广泛建立,以致在部分人群当中存在着精神迷茫、道德滑坡、行为失范的现象。在经济领域,由于诚信缺失,合作风险加剧,交易成本增大;在社会领域,关爱互助意识淡薄,人际关系存在着功利化倾向;在人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