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文艺家协会  欢迎您  注册会员 | 会员登录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社会聚焦: 司马南之殇,资本绞杀背   我们为什么要支持司马南   回归毛泽东路线已是大势   警惕“中国版”雅科夫列   抓纲治国推动国民经济新  
网站首页 本站新闻 时政要闻 社会聚焦 港澳台区 中国文协 领导介绍 协会报刊 文艺动态 文化产业 文艺创作 文艺评论
电影电视 书坛画苑 民间文艺 人物专访 会员名录 音乐舞蹈 娱乐视野 收藏展览 国际交流 世界文联 当代作协 网民议事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摄影艺术 > 正文

香港权威媒体综述评价毛泽东时代科技经济发展

作者:毛牧青   2012-12-31 来源:世界文艺网 【字体: 我要评论(0)
对原子能的民用和军事用途都很重要的方面:即在裂变物质的生产方面,中国比其他一切国家都先进,包括美国在内。

  《参考消息》, 1966.11.06

  英国库尔特门德尔森博士谈访华观感:中国工业发展速度惊人,中国如能保持目前的科学和工业发展速度,就将能在本世纪末使世界其他国家相形失色。中国工业产品在质量和品种两方面都是很突出的。他们已经有远洋大型轮船、有空气调节设备的内燃机火车、小汽车、公共汽车、燃气轮机和发电机――全都是中国制造的。甚至更加使人印象深刻的是那些非常先进的产品,如电子显微镜、精密天平、照相机、计算机和各种电子、光学和医学设备。

  事实上,现在中国不能制造的东西极少,而且它正开始以惊人的速度生产。
在科学院的实验室里,给我看了许多非常先进的设备――例如,在液体氦中使用的超导性磁线圈。一九四九年新中国成立时,新政府掌握的重工业几乎等于零,技术力量也接近空白。毛主席把这种状态叫做"一穷二白。《参考消息》1967.03.07

  美国的第一颗原子弹是在一九四五年爆炸的;相隔七年,即在一九五二年,爆炸了第一颗氢弹。苏联从爆炸原子弹到爆炸氢弹只用了四年时间,即从一九四九年到一九五三年。英国是比较晚的,但是从爆炸原子弹到爆炸氢弹用了五年时间,即从一九五二年到一九五七年。而法国第一颗原子装置是在一九六零年爆炸的,但是它的氢弹至今还没有爆炸。从一九**年十月十六日在罗布泊试验场进行第一次试验到目前爆炸氢弹,中国只用了两年半时间。可以绝对地说,中国第六次核爆炸,也就是这一次爆炸,是首创纪录。当时第一次试验采用的是铀而不是钚,正像《新世界》已经报道过那样,从第一次试验后两周时间――这在技术上几乎难以令人置信――就证明了,中国能够跃过试验的第一个阶段,即钚弹阶段;同时又证明,在发展氢弹过程中,中国比法国更先进。氢弹只有通过铀的导火线才能爆炸。很明显,以此短暂的时间的设想,简直像神话一样。美国自制成原子弹到拥有氢弹费时八年。英国费时五年,苏联四年,法国已经用了十年功夫,至今仍未能实验和制造氢弹。但是,新中国却仅用两年八个月的短时间制成了原子弹和氢弹。

  美联社报道:――――――由此,美国把马利亚纳群岛列为基地后撤的第一候补地点,其理由是该群岛距中国本土三千二百公里,除洲际导弹外,所有其他导弹的射程均不能达到。美国准备在三年至五年内将基地后移――――。自从一九一二年以来,中国经历了孙中山、蒋介石和目前中共的统治。数十年来只有毛泽东才实现统一了中国,建立了有效的国家,确立了新的秩序,把中国变成了一个没有乞丐的国家。文化大革命也并未影响其经济,更没有妨碍其核子的发展。《参考消息》, 1967.08.31

  像中国这样一个拥有庞大人口的大国,它的工业的发展的重大意义,表现在科技发展与工业生产全面增长同时并举。在其杰出的科技成就中,人造蛋白质结晶胰岛素的合成成功,对人类探讨生命的奥秘作出重大的贡献。这方面中国从比较薄弱的基础出发,从一纸空白到合成结晶胰岛素成功,只不过六年九个月。这是大跃进的一九五九年以来中国科学家才开始研究的一个项目,它的发展过程确是神速。

  中国还在去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8页 当前第:7/18
打印此文】 【收藏此文
 
领导活动                          更多>>
时政要闻                          更多>>
文艺评论                          更多>>
民间文艺                          更多>>
文艺动态                          更多>>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 新闻出版总署 国家文化部 中央电视台 新华通讯社 人民日报 世界文艺网
新浪网 国际新闻在线 环球联合网 中国时代网 中国经典网 中国文协网 中国文化新闻网 中国名家网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新闻出版总署 国家文化部 国务院参事室 新华网 人民网 中央电视台 世界文艺网 中国国际文艺家协会 老三届人联谊会 中国炎黄书画院 12580网站目录 中国画学会 国家财政部外国贷款 我们的毛泽东 红色正义网集 新加坡华人网 戴旭新浪博客 左翼作家新浪博客 革命战士新浪博客 刘云峰新浪博客 当代作协新浪博客 世界文艺新浪博客 中国文化新闻报新浪博客 中国城市环境 路透社 英国新闻 法国新闻 透视俄罗斯 俄罗斯新闻 中国公益摄影师 中美文化产业高峰论坛 黄山艺术摄影 安徽艺术摄影 新闻出版总署教育培训中心 东方红 共产主义旗帜 集体经济 毛泽东博览 毛泽东思想 毛主席 中央电视台 长安风雷书画艺术网 菩提树画院 世界文学艺术家联合会 世界文艺网 中国文协网 中国文化新闻网 中国名家网 中国经典网 环球联合网 中国国际文艺家协会 中国当代作家协会 中国文艺家协会 速帮建站公司
网站首页杂志社简介组稿发行处征订启事协会顾问高占祥协会顾问张德广协会顾问刘坚协会执行主席刘云峰网站地图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国国际文艺家协会和中国文化新闻报社的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须经书面授权。信箱:ciala301@126.com。联系QQ:907322786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京ICP备13046230号
建议使用IE8版本以上浏览器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