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有了"。当他们说"中国要在多少年后才有某某武器仪器"的时候,中国已经在生产这些东西了。记得在中国文革期间,美国一家报刊曾哀叹:"西方对中国的事态及时做出准确判断的真正的‘中国通,是永远不会有的。"这句话,可说是在拆西方所谓"观察家"的台,而且也可说是够坦白和老实的。《参考消息》1970.05.05
中国科技发展与社会思想的关系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任之恭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方针,是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下,增进全国人民对自然界的认识,同时利用克服自然界的功效,促进人民的精神和物质上的幸福,使国家强大,并为全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为了达到这目标,中国决不把科技发展作为国家称霸或穷兵黩武的工具,也不要为了发展工农业,破坏自然界环境,或者为了增加西方人以浮华为繁荣的"国民生产总值"浪费全世界极其宝贵的资源,使将来人类走到绝路上面。
中国设立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农学科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等。现在单说"中国科学院",里面有直属的大约二十多个研究所(天文、数学、物理、高能物理、力学、电子物理、半导体物理、地球物理、大气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生物、生物物理、生理、分子生物、动物、植物、遗传学、地质、计算机等)。中国科学院之外,还有大约二百多个研究所,散布在全国各地,费用大致由科学院支出,但行政方面,大都由省市地方自决。这些研究所的工作对象,在目前情形下,大都致力于研究国家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但也有一小部分接近基本研究。我个人预料,将来国家紧急需要可由生产部门直接供应时,中国科学院的研究工作,可能大部分转移到基本研究方面。
为了农业建设,现在全国各地设立了人民公社,每个公社独立生产,注重农业科学化、水利化及在可能范围下的机械化。
为了工业建设,现在全国设有很多轻重工业场所,其中有许多大规模机床工厂,专门制造精密的磨、钻、铣、镗等车床。中国现在可以自制各种机器,以及机器的母机,绝不象在解放前整个依赖舶来货。东北为中国重工业根据地,其中工厂林立,如沈阳重型机器厂、抚顺煤矿、鞍山钢铁厂、大庆油田等。大庆油田为全国工业模范("工业学大庆"),鞍山钢铁厂为"鞍钢宪法"的发源地。上海及其他城市区域的轻重工业,在全国占有很重要地位,形成全国工业均匀发展的局势。现在举一个近代工业发展的例子,在上海、南京、天津、北京、武汉等大城市的电子工业尤其发达,能够制造电子计算机、各种半导体机件、高能率激光仪,及全国需要的科技仪器。
总结说来,中国在解放后仅仅二十多年,科技的发展在独立自主的条件下,又用与资本主义不同目标的方针,设法迎头赶上工业先进的国家。一直到现今为止,中国科技还说不上有什么突破性的巨大创造。但在过去很短的时间内,能够有好些很值得赞美的成绩,也真是难能可贵。现在列举个人所见所闻的一些事实以供参考。
Ⅰ、关于科学发展
一) 考古学――多项考古发掘及研究工作,都在解放以后做出来的。例如,蓝田人标本为六十万年前,北京人标本为五十万年前(开始研究在解放以前,原来标本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