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2/29_121201094349_1.jpg" width="280" height="361" />
毛主席是新中国的缔造者
化肥是粮食增产第二个要素,从无到有达到1000万吨。中美关系改善后,毛泽东就着手从国外购买化肥生产设备,1973年在全国修建十三个大型化肥厂。这些化肥厂于1977年后陆续投产,化肥的供给问题最终解决。
杂交水稻培育成功于1974年,小麦良种培育也始于那时。优良品种,解决了粮食增产最重要要素。使粮食产量提高了30%以上。因为大面积育种需要一个过程,其推广应用则在毛泽东去世后的1979到1985年,随着面积逐年扩大,中国粮食总产量几乎年年大幅增长。
正是水利、优良品种和化肥三个因素,保证了现在中国粮食和副食品的充足供应,人民衣食无忧;而这三个因素实际上是毛泽东从根本上解决了的,后人只是坐享其 成罢了。水利、优良品种和化肥三个因素,保证了现在中国粮食和副食品的充足供应,人民衣食无忧;毫不夸张地说,中国几千年来吃饭问题的突破是毛泽东打下的 基础!而完全不是因为土地私有化(几千年都是土地私有化,为什么没解决吃饭问题?)。
六、在科技方面,毛泽东最重视集中力量搞科技,毛泽东还以极短的时间使科技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毛泽东非常重视科技发展,早在建国初期,我国用四名被扣押的美国飞行员换得钱学森等留美科学家回国。毛泽东诚挚地说:“听说美国人把你当成5个师呢!” 毛泽东伸出五个手指头,“我看呀,对我们说来,你比5个师的力量大多啦!我现在正在研究你的工程控制论,用来指导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呢!”
作为一名科学 家,钱老两次接受毛泽东的特殊邀请,一次是到毛泽东的家中“聊天”,另一次是参加毛泽东一生中惟一的一次公开请客的生日宴会。还有两次是接受毛泽东的亲切 接见。毛泽东还说:“恩来同志考虑得很周到。我想钱学森同志作为工程控制论的创始人,至少也得授予中将军衔。”
资料图:毛泽东在延安
就这样,钱学森穿着威严的天蓝色将军服,戴 着庄严的中将军衔,经过毛泽东批准,参加了中苏关于军事尖端技术的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