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人去儿童医院给他们表演,跟他们一起画画什么的,挺好的。我和我老婆比较关心孩子,我每年的圣诞节穿圣诞老人的衣服去儿童医院,给孩子送礼物,挺好玩的。
解说:在江森海的眼中,圣诞节和春节这两个文化背景迥异的节日并没有太多的不同,它们都是全家团聚的日子,都要有一颗博爱的心去关怀他人。而说到不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江森海认为多元文化才是最丰富、最具魅力的。
同期:英国人 江森海:你可以说这两个孩子可以算是北京人,其实(就)是办不了中国国籍,但是在北京生的,在北京长的,我觉得就是北京人,说话也是一口北京话。咱们的文化都搁在一起,我觉得多好啊,更丰富,是吧?又是一部分的西方文化,又是一大部分是中国的文化,孩子什么都能接受,所以那个我觉得挺好的。
解说:与江森海闲适的生活相比,德国小伙苏汉就显得忙碌了很多,自2005年第一次来中国至今,他几乎跑遍了大半个中国,2008年5月,苏汉被公司正式派驻上海,他也将在2009年1月迎来人生中第一个农历新年。
同期:德国人 苏汉:头几天我将来北京,来北京会朋友。然后我到重庆去,再接着会一些朋友。在北京的朋友已经邀请我春节去他们家,我们会一起吃晚饭,放鞭炮,他们倒是没有提要打麻将,所以我不清楚。
解说:苏汉在中国待的时间并不长,却在走南闯北的过程中结识了很多朋友。他喜欢去中国朋友家做客,也在彼此交流中加深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关于春节,他就说得头头是道。
同期:德国人 苏汉:春节对于中国人来说是最重要的一个假期,家人团聚,头两天主要是和家人团聚,接着就是朋友聚会,尤其对于身在异乡的人们来说,他们都从远方回到了家乡,去看望他们的亲人以及探访老朋友。
解说:现在,为了更好地融入中国的文化,苏汉正努力地学习汉语,他说在新的一年里要更好地融入中国文化,结识更多的中国朋友。
和苏汉一样,来自巴西的塔瑞萨也特别喜欢结交中国朋友。她是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的一名教师,来到中国已经两年了,2008年2月,塔瑞萨在一个南京朋友的家里度过了在中国的第一个春节,让她最难忘的是在除夕夜听到的民俗传说。
同期:巴西人 塔瑞萨:吃过饭以后我们去外面,放那个焰火。然后我问她,为什么你们这样,那么多人,那么多焰火,然后她爸爸说,这个是因为我们怕鬼,所以我们需要那么多(焰火),所有的鬼都跑回去,然后她的爷爷说,可是你看我,我现在比较老,我不能放焰火,所以我叫所有的鬼都跑去我的家。我觉得真有意思,这个。
解说:对于中国复杂的十二生肖,塔瑞萨似乎不是非常了解,但对今年的牛年,她有着自己的理解。
同期:巴西人 塔瑞萨:哦,所以这个2009年是特别牛,是吗?
解说:对于春节,也许塔瑞萨、苏汉,甚至是已经非常熟悉中国的江森海,都还不能算是十分了解,但对于节日的这份喜庆、这份热闹,他们都感同身受。在牛年钟声敲响的时候,在亿万中国人欢呼的海洋中,我们一样可以看到他们幸福的身影,那时我们也会感到,喜庆、祥和没有国界。
主持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迎来了越来越多的远方来客,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又让更多的外国人开始了解中国、了解中国文化。越来越开放的中国以它海纳百川的胸襟欢迎来自世界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