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文艺家协会  欢迎您  注册会员 | 会员登录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社会聚焦: 司马南之殇,资本绞杀背   我们为什么要支持司马南   回归毛泽东路线已是大势   警惕“中国版”雅科夫列   抓纲治国推动国民经济新  
网站首页 本站新闻 时政要闻 社会聚焦 港澳台区 中国文协 领导介绍 协会报刊 文艺动态 文化产业 文艺创作 文艺评论
电影电视 书坛画苑 民间文艺 人物专访 会员名录 音乐舞蹈 娱乐视野 收藏展览 国际交流 世界文联 当代作协 网民议事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摄影艺术 > 正文

五一劳动节,怀念中国劳动者曾经有过的光荣岁月

作者:□闻雨   2011-5-1 来源:世界文艺网 【字体: 我要评论(0)
次却是农民离开土地。

  在农村,“严德双们”都是或即将是一家的支柱,一旦离开土地,他们在城市中获得了一连串的新称呼:盲流、流浪人员、三无人员、打工仔、农民工、外来务工者。其中,农民工最为流行。

  1995年4月,农民工严德双开始在东莞打工。一个月工资六七百块钱,严德双慢慢积攒着,还和一个湖南姑娘恋爱了。当时中央电视台到东莞采访严德双,拍摄了两天,把这桩自由恋爱的婚姻做成一个美丽的故事。

  严德双的进城之路其实并不美丽。由于户籍以及一系列制度的安排,城市对农民工“经济吸纳、社会排斥”,使他们处于城市的“边缘”。被需求时,他们美其名曰《黄山来的姑娘》,等到不被需求或过剩时,就成为都市剧嘲讽的对象。

  1999年,严德双夫妇辞掉东莞的工作,回家务农。在家里呆了3年,还是觉得光靠几亩地翻不了身,又回到了东莞。工厂的工作依然辛苦,一天10多个小时,企业效益好的时候拿一千六七百元,效益不好,也就是几百块钱。

  严德友

  2000年以后,中国农民的故事仍旧在继续,但它已变得日益复杂。

  早在1998年,决策层就已意识到农业税费问题的严重性并着手解决;等到2006年,农业税全部取消,这是几千年来头一遭。此外还有农村医疗、养老保险体系正在完善;中国进入以工补农阶段,农业补偿逐年加大;新农村建设在全国推开。

  整个农村都在急速的运转、改变,农民身份的价值也在90年代末降至最低点后掉头向上。城市户口对农民的吸引力锐减,花几年、几十年的积蓄购买一个“农转非”已经成为过去。不过,这几年中给农民身份带来最大变化的当属土地流转。

  1997年,严德双在外务工时,同辈人严德友就已经准备在小岗村搞土地租赁。这是一个超前的思路,直到1999年,安徽才开始试点土地流转,而国家有关规定要到2001年才会出台。如果成功,严德友等小岗村农民将通过土地入股等方式,被纳入到工业化体系中,完成从农民向股民的转变。股民,这是一个更具有现代气息与诱惑的称谓。

  但1997年,严德友失败了。多年后,严德友将失败的主要原因归结为,“小岗村是大包干的发源地,原来分田,现在又合了,当时上级领导有些想不通。”昔日的荣光变成了今日的包袱。

  要等到2001年,严德友才会成功。此时,小岗村附近的赵庄已经开始了大面积的土地流转,政策也不再成为障碍。通过严德友的牵线搭桥,小岗村7户农民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出租给润发集团,建立葡萄示范园。此后不久,小岗村成立小岗村发展合作社,以每亩500元的价格租用农民的土地,再将土地提供给前来承租的企业,农民可以以土地入股分红。

  2008年9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到小岗村考察,称,“要根据农民的意愿,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此言放在纪念改革开放30年、以及小岗村当年包干到户的背景下解读,意味深远。

  2009年,侯永禄老人已经去世4年;当年按手印分田到户的小岗村18户农民陆续去世6位,在世最年轻的也近60岁;严德双2006年再次回到小岗村,于2008年开了个饭店,名曰“严家饭店”;严德友2005年村主任任期满后,承租下了润发集团的葡萄园,现已有120亩地。

  曾经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0页 当前第:8/20
打印此文】 【收藏此文
 
领导活动                          更多>>
时政要闻                          更多>>
文艺评论                          更多>>
民间文艺                          更多>>
文艺动态                          更多>>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 新闻出版总署 国家文化部 中央电视台 新华通讯社 人民日报 世界文艺网
新浪网 国际新闻在线 环球联合网 中国时代网 中国经典网 中国文协网 中国文化新闻网 中国名家网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新闻出版总署 国家文化部 国务院参事室 新华网 人民网 中央电视台 世界文艺网 中国国际文艺家协会 老三届人联谊会 中国炎黄书画院 12580网站目录 中国画学会 国家财政部外国贷款 我们的毛泽东 红色正义网集 新加坡华人网 戴旭新浪博客 左翼作家新浪博客 革命战士新浪博客 刘云峰新浪博客 当代作协新浪博客 世界文艺新浪博客 中国文化新闻报新浪博客 中国城市环境 路透社 英国新闻 法国新闻 透视俄罗斯 俄罗斯新闻 中国公益摄影师 中美文化产业高峰论坛 黄山艺术摄影 安徽艺术摄影 新闻出版总署教育培训中心 东方红 共产主义旗帜 集体经济 毛泽东博览 毛泽东思想 毛主席 中央电视台 长安风雷书画艺术网 菩提树画院 世界文学艺术家联合会 世界文艺网 中国文协网 中国文化新闻网 中国名家网 中国经典网 环球联合网 中国国际文艺家协会 中国当代作家协会 中国文艺家协会 速帮建站公司
网站首页杂志社简介组稿发行处征订启事协会顾问高占祥协会顾问张德广协会顾问刘坚协会执行主席刘云峰网站地图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国国际文艺家协会和中国文化新闻报社的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须经书面授权。信箱:ciala301@126.com。联系QQ:907322786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京ICP备13046230号
建议使用IE8版本以上浏览器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