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年,名不经传的格林柯尔收购科龙。到了2005年,科龙出现36.93亿元的亏损。
陷入危机的企业显然不只有科龙一家,怎么办?
此时,陈光领导下的诸城“卖光式”改革,引起了普遍关注。经过近4年的反复讨论,从1998年开始,“抓大放小”、企业产权与职工身份“双置换”、法人治理结构等,成为国企改革的关键词,标志着20年来以经营机制转换为主题的国企改革模式正式终结。
从此,中国的企业发展开始进入一个新阶段,企业家也随之踏上了一个新的舞台。
新生代的微笑
2009年10月1日,百度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彦宏第二次站在了天安门观礼台上。10年前的1999年,李彦宏以海外技术专家的身份受邀回国,参加新中国50周年庆典观礼。就是在这一年,他创建了百度公司。经过10 年拼搏,百度已经发展为全球最大中文搜索引擎,并成为中国自主创新高科技企业的典范。
百度创立的同一年,来自英国的胡润第一次发布“中国百富榜”,虽然当时的名单还很粗糙,但它以一种完全不同与以往的新形式,将中国企业家呈现在大众面前。“中国首富”的概念,第一次进入国人的生活与思维。
如果把10年“胡润百富榜”前十名名单排列在一起,就是一个最好的中国企业家镜像,更刻录下了企业家所生活的大时代的变迁。这10年,正是中国企业家群体呈现多元化状态、最为丰富多彩的10年。尤其是,新生代企业家开始走向历史的前台。
百度创立6年后的2005年8月6日,在美国纳斯达克股票市场上市。在股票发行典礼上,李彦宏保持着他一贯的帅气与微笑。对李彦宏来说,他在1999年创立百度公司时,根本不用再去思索产权是否明晰的问题。与李彦宏一样,搜狐的张朝阳、网易的丁磊、盛大的陈天桥等人,他们抓住了2000年之后高科技与新经济飞速崛起的机遇,一跃成为中国新生代企业家的翘楚。
而他们都拥有一个同样的称呼——CEO,中文名称为“首席执行官”。虽然这是一个舶来品,但不妨碍它在中国企业家群体中的传播。被称为中国企业界“两大教父级企业家”之一的张瑞敏,在2000年6月就任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成为中国家电企业的第一位CEO,这距离他担任青岛电冰箱厂厂长已过去16年。第二年,另一位“教父级”企业家柳传志,却没有像张瑞敏一样成为CEO,更年轻的杨元庆接替柳传志,出任联想集团总裁兼CEO。
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厂长”,到上世纪80年代企业改革中的“经理”,再到90年代的“董事长、总裁”,一直到今天的“CEO”,对中国企业家的称呼,一变再变。而在这种称谓变化的背后,则是企业制度的变革。
实际上,站在今天的时间节点上观察,就会发现,互联网时代诞生的新生代企业家,相比以往,具有完全不同的群体性特征。
首先,不管是互联网产业的李彦宏、张朝阳、丁磊、马云,还是高科技产业的刘庆锋、汽车产业的尹同耀,他们在创业之初就更具有世界眼光,全部都是直接进入全球产业链条。
其次,新生代企业家体现出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同时,他们都具有一个远大的抱负,就是通过产业崛起实现中国的崛起。在安徽芜湖,奇瑞公司扛起了民族汽车的大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