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文艺家协会  欢迎您  注册会员 | 会员登录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社会聚焦: 司马南之殇,资本绞杀背   我们为什么要支持司马南   回归毛泽东路线已是大势   警惕“中国版”雅科夫列   抓纲治国推动国民经济新  
网站首页 本站新闻 时政要闻 社会聚焦 港澳台区 中国文协 领导介绍 协会报刊 文艺动态 文化产业 文艺创作 文艺评论
电影电视 书坛画苑 民间文艺 人物专访 会员名录 音乐舞蹈 娱乐视野 收藏展览 国际交流 世界文联 当代作协 网民议事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摄影艺术 > 正文

越南:要命的性!

2007-9-27 来源:世界文艺网 【字体: 我要评论(0)

  【世界偷情地图】越南:要命的性! 

  一夜情的行为在全球各地发生率愈来愈高。2004年杜蕾斯全球性调查报告显示,在全球有45%的受访者体验过一夜情的平均数据面前,越南的一夜情的发生率竟然高达7成以上。如此高的发生比率,不禁让人产生怀疑,这还是人们印象中那个保守的越南吗?

  “在胡志明市,性,在如今的越南早已不是传宗接代的途径,而是具有了更多意义。一名年轻女性与男友同居,但是却隐瞒家人;女孩子写博客,谈论爱情和两性关系;傍晚时分,情侣在公园里偷偷地约会……互联网聊天室、各种网站、博客和媒体的专栏都成了年轻人讨论爱情与性的论坛。”这些内容都来自路透社2007年7月的一篇新闻报道。

  一名心理学家说,越南现在正经历性革命,不过比起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它更加悄无声息。的确,越南人的生活方式正在发生变化,尤其是对背井离乡,外出求学或工作的移民而言。现在,年轻人私生活明显比父辈开放。

  现实的例子是,30岁的公关经理萱两年前从河内来到胡志明市工作。她先是住在姑姑家,然后悄悄搬到了男友的公寓。她说:“我没告诉姑姑。同居是非常流行的,许多从其它省份过来的情侣都住在一起。”或许因为这原本是个极度重视家庭观念的国家而显得格外不寻常,因为越南人根深蒂固的传统认为,女人在20多岁时必须结婚生子。

  还未走进婚姻围城的年轻人正尽可能地享受他们的单身生活。对情感而言,单身者的一夜情无所谓好,也无所谓坏。而对那些有配偶的人来说,不忠行为在本质上则是对传统家庭模式的一种颠覆,很容易给家庭模式带来危机。放在社会的大背景下,一夜情最终的结果是影响社会的安定。

  有些人则纯粹是出于满足生理需要,也就是“一夜性”。对于一夜男女情谊,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John K.C.有过一番精辟的诠释,他指出:“一夜男女情谊主要是基于男女双方动物性的吸引,男女主角更多考虑的是对方的外貌、身体等非社会性因素,而忽略了恋人相处时应注重的主因,例如性格、品质、修养等等。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夜男女情谊是一种社会退步的表现,是人向动物的一种退化。”可见在一夜男女情谊中情的成份是微乎其微的。

  “一夜男女情谊”虽然是个外来语,但对于大多数越南人来说,这已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在越南各大城市,一夜情这种以前只能在电影电视中看到的事情,现正真真切切地在人们身边演绎,在美女视频聊天室里萌发。

  一夜情的泛滥必然会带来性病的泛滥。据香港的一项调查显示,由于一夜男女情谊具有突发性特点,大多数男女在发生关系时都没有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这使得一夜激情后感染性病的可能性大大的提高。联合国卫生组织于曾公布过一份令人触目惊心的数据:全球感染爱滋病的人数已经多达3600万,而且还有上升的趋势,其中亚洲占了1/6。作为在一夜情排行榜上取得高位次的越南,其严重情况可想而知。 

  不洁性交是传播爱滋病的主要途径之一,这人人都知道,但有些人知道仍然会冒着生命危险去做。

    例如那些签着可悲“性契约”的越南女人。在距柬埔寨首都金边11公里的地方,有一个名叫斯瓦帕克的村子,别看村子偏僻落后,但每天都是人来人往热闹。到这里出卖肉体的越南女人多数都是

1233页 当前第:1/3
打印此文】 【收藏此文
 
领导活动                          更多>>
时政要闻                          更多>>
文艺评论                          更多>>
民间文艺                          更多>>
文艺动态                          更多>>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 新闻出版总署 国家文化部 中央电视台 新华通讯社 人民日报 世界文艺网
新浪网 国际新闻在线 环球联合网 中国时代网 中国经典网 中国文协网 中国文化新闻网 中国名家网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新闻出版总署 国家文化部 国务院参事室 新华网 人民网 中央电视台 世界文艺网 中国国际文艺家协会 老三届人联谊会 中国炎黄书画院 12580网站目录 中国画学会 国家财政部外国贷款 我们的毛泽东 红色正义网集 新加坡华人网 戴旭新浪博客 左翼作家新浪博客 革命战士新浪博客 刘云峰新浪博客 当代作协新浪博客 世界文艺新浪博客 中国文化新闻报新浪博客 中国城市环境 路透社 英国新闻 法国新闻 透视俄罗斯 俄罗斯新闻 中国公益摄影师 中美文化产业高峰论坛 黄山艺术摄影 安徽艺术摄影 新闻出版总署教育培训中心 东方红 共产主义旗帜 集体经济 毛泽东博览 毛泽东思想 毛主席 中央电视台 长安风雷书画艺术网 菩提树画院 世界文学艺术家联合会 世界文艺网 中国文协网 中国文化新闻网 中国名家网 中国经典网 环球联合网 中国国际文艺家协会 中国当代作家协会 中国文艺家协会 速帮建站公司
网站首页杂志社简介组稿发行处征订启事协会顾问高占祥协会顾问张德广协会顾问刘坚协会执行主席刘云峰网站地图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国国际文艺家协会和中国文化新闻报社的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须经书面授权。信箱:ciala301@126.com。联系QQ:907322786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京ICP备13046230号
建议使用IE8版本以上浏览器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