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11月和今年3月中国国际时装周,亚洲时尚联合会日本委员会和韩国委员会组织、推荐了4位优秀设计师举办了5场发布会。通过与亚洲时尚业发展较快的日本和韩国等国家之间开展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增进相互间的沟通与了解,促进了职业时装设计师队伍的建设和时装设计水平的提高。
正如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主席王庆所言:从世界范围看,时装设计师经历了手工业、生产和贸易从属、品牌化的职业演变过程。从裁缝手工艺和工业化初期从属于生产部门的成衣设计,发展到服务于流通部门的衣着商品设计和工业化后期的设计师品牌化,时装设计师的职业内涵随着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进程不断发展演变。
设计篇
成衣设计向鞋帽饰品箱包延伸促进了衣着品牌的创立和发展
目前中国的服装业正由加工贸易向品牌经营转型,在国际市场上我们是一个加工业头号大国,但品牌还没有走向国际。我国的营销网络、营销手段、设计、市场衔接方面和国际水平上有差距。设计上的差距,市场营销经验的不足比较明显。
回顾这20年,服装业依然是全球化程度最高的产业之一,而我国服装业的现状却着实令我们尴尬甚至无奈。在纺织服装的产业链中,国外企业控制了上游的织造开发及下游的服装设计,在市场上形成了强有力的品牌效应。打造品牌的理念一经提出,服装设计作为产业链的关键一环就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正如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主席王庆所言:当前我们社会的变革反映到服装产业中,可以归结为产业的转型与市场的转型。这个过程本身就为我们创造了很多的机遇。
王庆对此做出了更为精辟的陈述:面对"两个转型"为我们带来的发展空间,作为设计师怎样才能迅速跟上去呢?首先,要树立服务意识,强化职业道德。设计师要用自己的内心感受来表现客观对象,而不是一味表现自我。每个设计师都应该找到自己的服务对象,了解他们的需求,然后用对艺术的理解和内心感受来满足他们的需求,即和客观对象达成共鸣。尊重他人劳动成果、为客户服务,这是作为一名设计师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职业道德。
对于设计的很多灵感,都来源于生活。生活是我们一切行为的基础。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自然会掌握整个社会的消费需求、消费动向以及市场趋势,熟知消费需求也是了解市场的第一步。
王庆指出,我国的传统产业是加工型的,当加工向品牌跃进的时候,先要有产品作保证,然后是系统的整合,最后演变为一种生活方式。所以目前不可小视产品的设计开发。接下来是做品牌服务,就当前情况,做品牌实际是在做系列产品的整合,即根据品牌的定位,把支撑这个品牌的一系列产品系统地整合起来,使它们能够诠释一个共同的理念,塑造一个统一的形象。
创立设计工作室,专门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是一条很好的出路。但这一类服务目前还没有形成稳定的市场氛围,设计师可以多做一些尝试,比如从传统加工厂那里争取一下职业装的市场,一方面继续做高级定制,另一方参与各种行业职业装的设计招标,今后,设计才是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