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我关心的并不是一年、半年会产生多少效益。”杭州恒庐美术馆执行馆长席挺军说,他第一次涉足艺术品市场是在2002年,几年市场起伏,他最大的体会是“质量是硬道理”,好的作品只会升不会跌,即使现在,好的作品价格还是上升。
画廊、拍卖行冷热不均 主宾易位
在国外艺术品市场,画廊与拍卖行各司其职,分管日常与少量精品的艺术品交易。而在中国的艺术品市场里,一级画廊市场经营惨淡,二级拍卖市场却如火如荼。
叶三宝说,按照惯例,一级市场是艺术品的日常交易平台,但国内的画廊目前状态普遍不景气,除了结构失调、90%以上是当代画廊外,一些画廊在2006年后除了代销几张当代书画家的作品,甚至一年到头没有成交。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拍卖业很红火,尤其是小型拍卖,原本根本进不了拍卖行的作品大量涌现,这个市场不正常。”叶三宝说,拍卖讲究“精品”,如苏富比、嘉士得等拍卖行,拍品往往分量重而数量少,不像国内拍卖行目前还在成交量上较劲,一次拍卖会的图录多达十多本书。
一个健康的艺术品市场,离不开正常的一级市场。据介绍,画廊的优势包括:拍卖会上常见的是几个收藏者竞拍同一作品,成交价容易“虚高”,而画廊是按照市场价来确定艺术品的价格,买家红点一贴,不会有第二人出价;一家拍卖行一般每年只举行两次拍卖会,画廊则随时随地待客。
国内的画廊业为何发展不起来?叶三宝认为,一是真伪问题解决不了,二是作品来源解决不了。为了打造艺术品一级市场让它兴旺起来,有百年历史的“天下第一名社”西泠印社日前开出了旗下的首家画廊“一片云”。叶三宝表示,针对目前艺术品市场现状,西泠印社“一片云”画廊坚持三个原则:一是无论明清、近现代还是当代字画,一定是精品;二是绝对不允许赝品出现,否则原价退回;三是凡重大作品,都经专家集体审定把关,不是一个人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