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是他的乡土文学系列作品的‘起点’。故事是说土改时一家农民分了老地主家娶儿媳妇的一顶轿子,老农民要留着娉闺女时用。女儿不同意,反复做工作后,老爹想通了,把轿子拆了,当劈柴烧火用了。别看绍棠那时只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孩子,在社会大变革时期,以文学形式表现新旧思想的矛盾,还挺深刻呢!1951年1月1日,在《河北文艺》登的这篇《新式犁杖》,是1950年写的,见报是第二年元旦,我统计只能是算成后一年的作品了。故事是以农村的小徒弟说服师傅,在犁杖制作上技术创新展开的。想想吧,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在上层建筑发生天翻地覆变化的时期,表现了生产力的变化,不是很有意思吗?难怪这篇小说当时得了奖。这篇作品是发在《河北文艺》的,也有它特定的历史情况:因为当时通州归河北省管辖。还有《蔡桂枝》,是1951年2月28到3月2日在北京新民报上连载。绍棠自己说《蔡桂枝》是他创作历程的新起点,是因为:从此以后,他开始了中、长篇小说的写作。《红花》是绍棠1952年暑假回家时写的,他说:‘这篇小说是我趴在运河边的林子里,听着布谷鸟叫,闻着花香草香写出来的。’绍棠爱写作,小小的年纪就发表作品,心里美;放假回家,回到他热爱的儒林村,趴在河畔的树棵子里写作,环境美;看着他周围翻身做主的农民,他熟悉的乡亲们,触发灵感。这篇作品发表在《中国青年报》上。他那时已是《中国青年报》的重点培养对象,柳青就很欣赏他。《摆渡口》和《大青骡子》也是在1952年发表的,都发在《天津日报》上。我整理绍棠的作品,发现他和天津日报有深厚的渊源。《摆渡口》是8月12日发的,《人民文学》在同年10月号转载了。绍棠很看重这个转载,他说过;‘这是我第一次在《人民文学》上发表。’《青枝绿叶》也是1952年发表的,是绍棠上高中一年级暑假写的作品。发表以后,被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叶圣陶先生看好,选入高中二年级语文课本,1953年秋季开学时出现在教科书上。所以后来有个说法是高一学生的作品选入高二课本。但是,有不少文章说:绍棠上课时,年轻的女老师讲到这一课,不好讲了。请作者本人上来自已讲。这是误传,因为那时绍棠和我已经是高三的学生了,课本里没有这篇了。”
我注意到相册里的一页,左侧只有曾大姐写的纸条,没有相应的照片。大姐说:“绍棠从通州模范小学毕业,考进了北京二中,有说是5000人报考,他是第一名,也有人说是3000人。我现在无从查起。但他的老同学说确实看到学校张的红榜上,头一个就是刘绍棠。初三寒假后回学校,传达室的老工友,学生们亲切叫为‘老处长’的那位,交给他一封信。是诗人远千里寄来的,叫他到河北文联去报到。放假前,河北文联发通知要大家报名。绍棠没填表。怎么会通知他去呢?原来是同学替他报的。他在北京二中还差半年初中毕业,就去了保定的河北文联。在那里柳絮大姐挺喜欢他,常和他聊天。他还常去图书馆看书,读了大量的孙黎的作品。奠定了他后来写乡土、写家乡人民的基础。只可惜,到现在我还没找到他在河北文联时期的照片。你写文章时提一下,我特想补上这一页的照片。”
我看到目前整理的照片和文字只到1956年,往后的曾大姐还会继续收集整理。但是,随后的两次疾风暴雨,收集整理可能难度更大。因为这本是老式的胶粘相册,取出照片很容易。我随手取出几张照片,看到不少照片背面都有绍棠当年写的简短说明。有一张10位同学分成两排,在潞河中学楼前合影的照片背面写着:‘1954年7月 高三党小组左二为刘绍棠 右二为曾彩美’那字体和我所熟悉的全然不同。曾大姐说:“是不一样,我也说不请他字体什么时候变了。其实,你细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