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难以企及的殊荣,既是国际社会对他矢志以彰显华夏文明为毕生志业并取得卓异成就的嘉许和褒奖,也是他的摄影艺术已臻国际著名影像大师吕克·贝松所说的“化境”的重要标志。
静心赏析冯学敏积案盈尺的摄影作品,潜心探索他的摄影创作的心路和轨迹,确如吕克·贝松所说,经历了一个由“初境”到“困境”再至“山光晴后雨,江色晚一清”的“化境”的过程。正是执著于“艺术创作的灵魂是创新,既不重复别人,也不重复自己”的理念,他扎实而坚毅地实现着创作主题、风格、技巧、意境的转换提升,并谦和地嘱请观赏者和评论家留意这种变化。
诚然,冯学敏经历过“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的初境阶段和“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的困境阶段。有的评论者据此判定他的摄影“主题是自然风光”。然而,就在延续至今的这种评论氛围中,他早已突出“初境”和“困境”,步入“天人合一”、着力表达国魂要素的“化境”。冯学敏坦言:“20年来,无论是拍摄酒文化、参文化、瓷文化、茶文化、稻文化、藏药文化、油菜花文化,我都将镜头对准祖国那些普通的人们。正是这些普普通通的人,才创造出上下几千年辉煌的文明历史。”“艺术的灵魂是情感。当我按动快门时,就把真诚地表达对人类情感作为自己创作的准则。”应当说,“把镜头对准人或者风光风物背后的人”,这不仅是寻根者对根文化真谛领悟和把握的质的飞跃,而且是对唯物史观认知与运用的可喜升华。反观他的实践,正是因为有了创造历史文化的真正主人的底蕴,他的瞬息曝光才有了永恒的生命力。景德镇千年古窑中大师的肃穆专注和窑工制坯的娴熟利落,闪耀着睿智和创造的火花;哈尼族、彝族人民在雕刻大山的同时,也塑造着自己民族的坚忍性格和宽宏豁达的大度气质;在庙塔前侗族同胞欢度歌节的隆重与热忱,宛如一幅圣洁和谐的历史版画。即便在远山近林、长河落日、古桥流水、小巷作坊的画面里,无不流淌着人性的光辉。
在锲而不舍的实践中,冯学敏的创作风格和摄影技巧也实现了博采众长、返璞归真的新超越。他的早期作品以单纯“还原物质现实”的摄影采访为主,杂有“捕捉”、“猎奇”的成分。师从日本著名摄影评论家泽本德美研修后,接触到各种摄影流派,掌握了现代摄影技巧,在创作风格上又偏重于表达主观体验,拍摄出不少具有表现性、抽象性和形式感的佳作。通过不断地实践和探索,他发现风格、形式、技巧必须服从于拍摄主题的内容。要表现中国文化艺术别具特色的综合美,既要求客观展示拍摄对象的“逼真性”,又要求有效传达意蕴深长的主观感受、概括的“诗意性”。这样,冯学敏采取了“扬弃”而不是“摒弃”的做法,在近几年创作中基本运用逼近真实的纪实手段,同时力求以“不说之说”渗透自己的创造意识和审美选择。伏案观赏他的作品,无论是谈笑晚归的参乡酒友、肩扛鸬鹚出征的渔师,还是年轮般的元阳梯田、晨曦染红的梅里山顶,都会情不自禁地沉浸在一种情境与韵味中,隐约聆听到作者耐人玩味的轻声提示。与之俱来的便是摄影艺术“化境”中必有的技术技巧形式的趋于淡化、返璞归真。这一鲜明特点更多地贯穿于他近期的作品中。山麓下苗族同胞的迎亲队列、沿着石径登高的藏胞、风中几株摇曳的芦苇、残缺窑口中熊熊燃烧的烈火,虽空灵简约,却给人们留下遐想的大空间。
冯学敏说过:“对于一个从事艺术创作的人来说,前面永远没有现成的路可以走,一切都在不断地披荆斩棘中。”愿他能以此次在联合国总部布展作为新起点,更加奋力地登攀。遥寄三点希望相赠:一是更好地把握和处理“今”与“昔”的关系。历史是一条永不穷尽的长链。承载着运用摄影传递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