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的科学技术,在给人们带来快乐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环境的破坏。生态失衡,贫富不均,已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富人一餐饭,穷人一年粮,早已不是什么新闻。但是,公有制只是停留在虚幻空想的状态中,只能尘封在文案的书柜里。共产党努力实践了将近一百年,最后还是宣告破产了。苏联及东欧国家,还有亚洲一些国家,几乎没有一个是从公有制度上崛起的。即便仍在《宪法》中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中国,在实践中也不得不接受资本主义制度的构成元素。他们通称“与国际接轨”,其实是与资本主义制度接轨。就此中国获得了成功。因为公有制是背离人性的,人都是自私自利的,民族也都是如此,国家更是这样。没有哪个民族哪个国家愿意把自己的财富自己的税收大量给予别个民族别个国家。先人后己的民族、先人后己的国家是不存在的。民族、国家都做不到,难道还要求人做到吗?让一个自私的人自私的民族自私的国家以“大公无私”为理念,去为“天下劳苦大众谋利益”,最后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莫斯科大学著名教授亚历山大·季诺维也夫在其著作《俄罗斯·共产主义的悲剧》中论证道:“马克思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苏联共产主义的崩溃。马克思主义使领导集团的智力水平降低得极低并将其引入歧途。共产主义条件下物质产品的极大丰富和按需分配的思想本身,对现实的共产主义就是自杀,因为价值体系已经被从精神领域转到物质领域。俄罗斯人谁也不靠马克思主义生活,因为他们拿不到报酬。”(58-4)只有精神领域的宗教才能把人类引向未来,而追求公有制追求物质领域的共产主义则把人类引向疯狂、引向灭亡!俄罗斯从私有制的资本主义到公有制的社会主义,又回归到了私有制。从历史角度进行审视,是谁造成一个大俄罗斯走这么一段令世人刮目相看的弯路呢?
当然,私有制自有其弊端。而私有制的弊端并不是人们束手无策的。例如众多国家通过税收,将富人的几乎一半的财产征为国有,作为国家福利分配给失去资源、失去资本的穷人。北欧的丹麦就是典范。
怎么就不能容忍资本主义制度呢?怎么就偏要说私有制是“垂死的、没落的、必将灭亡的”呢?关键在于,人类应当在公有制与私有制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社会制度不能使富人更富,穷人更穷;也不能使富人穷人同住一屋同睡一床。没有贫富差距的社会是永远不存在的。
“每一个正题,即为形成有关宇宙的思想所进行的每一个尝试,都有可能被推向一种极端化的境地,并由此背离其原本的面目;例如,民主原则可能会被极端化为一种无政府主义。因此,每一正题都存在反题。原初的正题或反题的交互作用将导致一种新的合题的出现,它将实在的真理囊括于两者中间。这种合题站到了实在的更高阶段,因此是有别于作为其组成部分的每一论题的。随着这一进程的展开,它必将在一种终极、完美或彻底的综合中达到自身的顶峰。”(58-5)所有的命题都有其合理性,也都有其局限性。如果某一个命题绝对正确,那科学就不会继续发展,社会就不会继续进步。谁接受自己的反方观点,并吸取其合理成分,谁就是大彻大悟的哲人!
容纳百川而成大海,立足千山而有高峰。人们为什么不能接受来自各个方面的意见呢?为了一时的“平稳”,为了短暂的“尊严”,又有什么意义呢?因为世界文明史宁可记载一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