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凝、蔡赴朝、金炳华等中国作协及北京市政府领导跟浩然同志送别
群众自发悼念浩然同志
2004年11月,我曾在网上登出一篇题为《廿七年前访浩然》的文章,记述了我十七岁时冒昧登门拜访作家浩然先生的经历,此后一家杂志社闻讯来电约稿,并随后予以刊出。也正是由于和浩然先生曾有一面之缘的缘故,多年以来,对有关浩然先生的讯息总是备加关注。2008年2月下旬之初,《北京晚报》刊登了一则先生已于20日去世,并将于26日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告别仪式的消息。于是,间隔了三十年,最后一次表达对“一字之师”的敬仰之情和送他最后一程的愿望,也就油然而生。
2008年2月26日按照报上刊登的时间,我准时来到八宝山革命公墓,但看到告别室门外的签到台上,摆放的却是一位气象局干部的生平介绍。向男女服务员询问,得到的只是“不是28日吗?”的诧异回答。返回时,见到还有手持鲜花赶来的读者,想到日期变化一定有某种缘故,心中对28日的告别会也就有了更深的期待。
28日那天,我和同事到达时,停车场上已是“车无虚位”的景象。告别现场正在作最后的布置,许多人正在里里外外忙碌。我情不自禁地按下快门,透过镜头收集着即将成为“历史定论”的珍贵的画面。
告别大楼正门上悬挂了挽联,右边是:“喜鹊登枝杏花雨金光大道艳阳天”,左边是:“乐土活泉已圆梦浩然正气为苍生”,门头为:“沉痛追悼念著名作家浩然同志”;第二道门是进入告别室的门,上联是:“扎根农村巨笔写巨著”,下联是:“心系苍生赤子献赤心”,横批为:“人民之子”。从内容和语气上看,评语“亦官亦民”,应当说评价极高,足可使先生九泉含笑了。
签到台前人们在陆续签到或题写留言。初春的阳光十分明媚,天空如洗,是一个艳阳天,那么先生是否正走在仙去的金光大道上呢?签到簿上有人留下一首题为《悼恩师》的小诗:“艳阳照亮人生路,金光大道通文明。绿化工程施雨露,文学征程引我行。精神财富惠苍生,赠书神授恩师情。燕山脚下一棵松,人民心中万古青。”
在大门的右边,被秸秆与草根扎成的花圈围绕着的,是一幅两米多高的先生的半身彩照,先生身穿一件浅灰带格夹克,花白的短发、恬淡的微笑,与我登门时的所见对比,似乎熟悉又似乎陌生,其间不知先生从壮年到老年经历了怎样的过程与感悟,而我现在也已到了他当初的年纪。照片上先生身后的“寿”字隐去了一半,“东海”二字应为“福如东海”的局部。听边上的人说,是先生七十大寿时,河北三河的亲朋学生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