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比7月底上涨五六倍。有的资本家说,“共产党是军事一百分,政治八十分,财经打零分”。迅速恢复经济成为巩固新生人民政权重大而迫切的任务。毛泽东同志以伟大战略家的眼光,作出了“三年准备、十年建设”的重大决策。就经济工作来说,既要保障抗美援朝战争的需要,又要恢复国民经济,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做准备,任务异常艰巨。在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坚强领导下,周恩来、陈云等同志毅然挑起了重担。陈云同志紧紧围绕稳定物价、统一财经这两件关系全局的大事,集中力量打了“银元之战”、“米棉之战”,发行公债,增加工商税收,合理调整工商业,实现了全国财政经济统一,稳定了金融物价,夺取了恢复国民经济的重大胜利。中央档案馆收藏的一份电报稿,真实记录了当年“经济战”的紧张程度。1949 年夏收之后,不法资本家囤积居奇、抢购物资,掀起全国物价暴涨风潮,国民党特务叫嚣,“只要控制了两白(米、棉)一黑(煤),就能置上海于死地”。陈云同志审时度势,11月13日亲自起草电报,制定12条措施,精心部署在全国范围内集中调运物资、适时抛售,税收、金融等手段协同配合,以打击投机资本、稳定物价。电报稿写成后,他立刻派人送到中南海西花厅。周恩来同志阅后批示:“如主席未睡请即送阅。如睡,望先发。发后送阅。”正好毛泽东同志工作后尚未入睡,阅后立即批示:“即刻发,发后再送刘、朱”,并在“即刻发”三个字旁加了着重号。电报下发后,11月25日,全国统一步骤开展了一场干净利索的“米棉之战”,沉重打击了投机资本,使上海和全国物价迅速稳定下来。毛泽东同志对这一时期财经工作给予充分肯定,认为稳定物价、统一财经的意义“不下于淮海战役”。周恩来同志也做过一个形象的比喻,说陈云同志肩上好像挑着一担鸡蛋,一头是保障战争的需要,一头是继续保证物价的稳定,哪一头塌了,整担鸡蛋都打烂了。经过全党全国人民共同努力,以水利和铁路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迅速展开,工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城乡交流日益活跃,人民生活普遍改善,到1952年底我国工农业总产值比1949年增长77.6%,国民收入增长69.8%,既全面恢复了国民经济,又支持抗美援朝取得了伟大胜利。
1959年到1961年,我国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党中央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同时对工作中的失误进行总结纠正。陈云同志提出的一些主张,得到毛泽东同志肯定。毛泽东同志说:“国难思良将,家贫思贤妻。陈云同志对经济工作是比较有研究的,让陈云同志来主管计划工作、财经工作比较好。”根据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决策部署,陈云同志与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同志一起,制定和执行了一系列正确的政策和果断的措施,特别是办了4件大事:一是调整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二是工业支援农业,三是进口粮食,四是动员城市人口下乡,减少城市粮食的销量。这些措施有效缓解了当时粮食极度短缺的困难局面。同时,陈云同志还提出一些应急之策,通过销售高价商品回笼货币,稳定了市场物价。1962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有七千人参加的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总结“大跃进”以来的经验教训,统一全党思想认识。七千人大会后不久,陈云同志在“西楼会议”上发表长篇讲话。从中央档案馆保存的讲话提纲看,陈云同志系统分析了财政经济情况,提出了克服困难的6条意见。陈云同志的讲话进一步统一了大家的思想认识,对集中搞好调整工作起了很大作用。这个时期经济虽然遇到严重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