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
由于当时情况危急,遵义会议未能留下会议记录等原始档案文献。总的说,大家对遵义会议的主要情况是清楚的,有的回忆文章也介绍了一些情况。然而,由于时间久远,对会议召开的具体时间、参会人员、解决问题的过程等,讲得不是很准确。难得的是,后来发现并得到确认的陈云同志在会议刚结束时亲笔写的遵义会议传达提纲,解决了这些问题。陈云同志的这份传达提纲,成为研究遵义会议的珍贵历史文献。
关于这份传达提纲的发现和确认,还有一段故事。上世纪50年代,我们党从苏共中央接收了一批档案文献,其中有一份手写的没有署名和日期的《(乙)遵义政治局扩大会议》文稿。这份手稿是用钢笔写的,用的纸是长20.1厘米、宽14.4厘米的活页纸,共8页4600多字。究竟是谁写的、什么时间写的,当时都不清楚。1982年4月23日,中央档案馆把这份提纲的复印件报送给参加过遵义会议的邓小平、陈云、聂荣臻、杨尚昆、伍修权(时任翻译)同志,请他们审阅,看看是谁写的。除陈云同志外,其他几位领导同志很快回复说不是自己写的。
陈云同志当时在杭州,他仔细辨认了这份提纲复印件,委托秘书转告中央档案馆:“这份东西是我的笔迹,是我在遵义会议后,为向中央纵队传达会议情况而写的传达提纲,时间大约是在从威信到泸定桥的路上。”为进一步确认,陈云同志还调阅了原件。他说:“原稿用的纸不是好纸,一看就是‘拍纸簿’上撕下来的,这种本子那时在遵义是能够买到的”。
这份传达提纲,主要记述了遵义会议召开的时间、目的、参会人员和作出的决议。其中写到,会议开了3天,主要内容是讨论“在反对五次‘围剿’中与西征中军事指挥上的经验与教训”。会议反对博古把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归结为客观原因,认为“最主要的原因,由于我们在军事指挥上战略战术上基本上是错误的”。毛泽东同志在会上作了长篇发言,批评了错误的“左”倾军事路线。与会绝大多数同志包括陈云同志在内都支持毛泽东同志的正确主张。会议最后作出决定:“(一)毛泽东同志选为常委。(二)指定洛甫同志起草决议,委托常委审查后,发到支部中去讨论。(三)常委中再进行适当的分工。(四)取消三人团,仍由最高军事首长朱周为军事指挥者,而恩来同志是党内委托的对于指挥军事上下最后决心的负责者。”“扩大会完毕后中常委即分工,以泽东同志为恩来同志的军事指挥上的帮助者。”“在由遵义出发到威信的行军中,常委分工上,决定以洛甫同志代替博古同志负总的责任。”会议还决定,决议发出以后由常委毛泽东、张闻天、陈云到各军团干部会中传达会议精神。提纲就是由此而来的。
遵义会议是我们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朱德同志在纪念遵义会议的一首诗中写到:“群龙得首自腾翔,路线精通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