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春节长假刚刚过完没多久,又将迎来元宵佳节,不少返回北京投入工作的人都在讨论不想上班、不想工作的“上班焦虑症”,然而你是否想到,远在千里之外的父母,自从你返京工作或入校后,心理上经历的变化?元宵佳节,面对着冷清的家,父母内心的孤寂作为儿女的你能否体会?想到聚少离多的双亲,你是无奈地接受现实还是会想办法去改变?古人云“父母在,不远游”,如今社会发展,我们却不得不与父母相隔万里。我们会避免“子欲养而亲不在”终身遗憾吗?请您一起来说说。
真实故事:父亲生病不肯就医,只为留儿子多住几天……
江西省信丰县钟先生因为春节假期结束要赶回广州的工厂上班,父亲却突然称身体不舒服,送他去医院检查,他却不肯去,叫医生上门治疗,他也不愿意。
钟先生是家中惟一男孩,2000年开始便和妻子在广州一家工厂上班。父亲今年61岁,2012年,母亲因病去世后,他除逢年过节偶尔回来小住几天外,平时就他父亲一人在家。
为此,去年冬天钟先生向厂方请了半个月的假提前回家陪伴父亲。可听说钟先生一家准备返回广州时,父亲突然说身体不舒服,钟先生说他知道老父亲身体没病,一家人团聚了这么久,自己突然要离开了,老人心里肯定舍不得。
我们该如何关爱“空巢”的爹妈?
老人出现“节后空巢症”,从情理上看无法避免,是否有好办法来减轻老人们的困扰呢?作为子女,不能假期一结束就收拾行囊走人,应该在离家返程之前好好和父母谈谈心,在回到北京后,第一件事就应该是赶紧打电话报个平安。子女返程后一定要及时向老人打电话报平安,最好在节后的几天内,每天都和老人通电话,转移老人的注意力,帮助他们适应节后生活。
父母最大的需求就是情感需求,仅此而已,他们宁肯苦了自己也不愿意苦了儿女。作为子女,平时要常关心父母,可以通过电话、视频等对父母嘘寒问暖,还可以利用周末、年假等机会,尽量多地回家看望父母。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为父母安排一次旅游,为父母在当地的老年大学报一些兴趣培训班,帮助父母培养新的兴趣和爱好。
子女也可以抽空教一教老人如何使用微博、微信等社交手段,让父母能在第一时间关注到子女的朋友圈,知道孩子们在忙什么,也能第一时间和孩子们在这些社交平台上做深入的交流。
除了子女的尽力外,我们不妨也教父母一些冲淡“节后空巢症”的方法。
作息冲淡法节后,节日期间热闹、愉快的场面和气氛淡去,老年人要马上回归以前的生活作息状态,按照以往的生活规律来有条不紊、按部就班地安排自己的日常生活。作息规律的回归,可使老年人迅速平稳心绪,淡化节日氛围,走出“空巢”的阴影。爱好冲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