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艺术家在同一个场合互相交流。展览第一天,李云侠遭人白眼,外国记者都以为剪纸作品是用机器做出来,“我没有说太多,即场做给他们看,渐渐有不少收藏家及贵宾围荍甯搳C”第二日,外国记者主动跟她打招唿,“原先第一天是不理我们、看不起中国的艺术,第二天就向我们比大拇指。”
捱出头的背后,李云侠感激丈夫默默支持。她说,自她来港后,丈夫逢星期日就陪她摆档,没有休息过。她第一次获邀到歷史博物馆作讲者,现场有约200人,“当时广东话讲得唔好,又有一点紧张,但我先生用摄影机拍荍琚A跟我说就当台下只有他一个人,叫我放轻松些。”谈到丈夫,李云侠浮现一脸温柔,几分钟前辛酸的泪水转化为幸福的笑靥。
剪纸文化在港逐渐普及
在港生活超过10年,李云侠初来港时觉得看不到剪纸氛围,不过后来有剪纸学会的推广,她也到不同地方推广示范,她看到剪纸文化在香港逐渐流传。“现时在不少商场都可以看到有关剪纸的装饰展览,广告产品也用剪纸表达,看到这些感到很开心。”
她觉得,现时香港的剪纸文化比内地还好,因为内地用机器代替手工艺,“只有手造的工艺品才能发自内心。”她说,有一位男学生高高大大,想不到他叫李云侠教他剪康乃馨送给妈妈,“这是用钱买不到的礼物,由此可感受到剪纸是有一份‘真’真心、‘善’善意、‘情’情意,以及‘美’,一份发自内心、美丽的东西送给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