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民国32年(1943年)12月被日本宪兵拘捕,后经日本友人内山完造营救出狱。但肺病复发,精神和身体都受到严重摧残。1946年4月23日,在上海病逝,墓葬上虞白马湖畔。4月27日,重庆《新华日报》发表社论《悼夏丏尊先生》,誉为民主文化战线的老战士,为文化运动和民主运动建树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上海沦陷期间,他出版了《阅读与写作》、《文章讲话》等。还兼任上海南屏女中国文教员,参与发起成立中国语文经验学会,翻译了《南传大藏经》等。民国34年抗战胜利后,被选为中华全国文艺家协会上海分会理事。撰写《好话符咒式的政治》、《中国书业的新前途》等文,表示了对中国时局与出版事业的深切关怀。
夏丏尊是中国新文学运动的先驱,他的学术著作还有《文艺论ABC》(世界书局1930年)、《生活与文学》(北新书局)、《现代世界文学大纲》(神州国光社)及编著有《芥川龙之介集》、《国文百八课》、《开明国文讲义》等。译著有《社会主义与进化论》、《蒲团》、《国木田独步集》、《近代的恋爱观》、《近代日本小说集》《爱的教育》和《续爱的教育》等。1986年6月15日,由巴金、叶圣陶、胡愈之、周谷城、赵朴初、夏衍等人发起在上虞举行了夏丏尊诞生100周年暨逝世40周年纪念大会,海内外各届人士1500多人参加。
夏丏尊还是我国语文教学的耕耘者。他同叶圣陶先生、刘薰宇先生一样把毕生精力投入到祖国的教育事业之中。尤其是20世纪30年代,身为开明书店总编辑的夏丏尊先生创办了《中学生》杂志,叶圣陶先生任杂志主编。这本杂志以先进的文化思想、丰富的科学知识教育中学生,在中国语文教学方面,下力尤深,成果卓著,被几代中学生视作良师益友,在文化界、教育界和出版界有口皆碑。(摘自《应用写作》月刊)
艰苦求学
夏丏尊先生及夫人墓
1900年,夏丏尊十六岁时,考取了秀才。同年五月“庚子拳变”后,清廷宣言变法,废科举,办学校。这改革使全球的读书人大都是一味靠八股文吃饭的,他们平日朝夕所读的是八股文,经史向不研究,“时务”更是茫然。夏丏尊虽八股积习未深,不曾感到很大的不平,但要从师,也无师可从,只是把八股文一类的范文搁起,换些东莱博译(宋朝名臣吕祖谦作,是数百年来,科举时代投考状元的圣经),读通鉴论,古文观止之类的东西来读,在把当时唯一的算术书笔算数学买来自修而已。
1901年他顺应潮流,与他的朋友同到上海去,由他在上海做事的大哥送他进中西书院(即东吴大学的前身)去求学,该校监院(即校长)是美国人潘慎文,教习(即教师)有史拜言,谢鸿赛等人。他的同学,有很多后来成为知名人士,如名律师丁榕,经济大家马初等。
1902年他得朋友的劝告,到绍兴府学堂(即浙江省立第五中学的前身)去继续学业;因为这个学堂的学费、宿费均免收,如果成绩优异,还有一些奖学金,在经济上他没有问题。可是,他在这个学校也只读了半年又辍学了,因为他要回故乡去代他父亲在私塾的教席。他便一边教学,一边仍努力自修中英文。
1905年,十九岁的夏丏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