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靡欧美的汉堡包
汉堡包历史悠久。最初是鞑靼人把吃生牛肉的习惯传入了巴尔干半岛。后来又传入德国汉堡。德国人做的“汉堡肉饼”是把牛里脊拍成圆饼,或剁成肉泥后加上调料而成,生吃或熟吃均可。因为汉堡肉饼味道鲜美,很快闻名全国。
1884年“汉堡肉饼”传入美国,1903年起简称“汉堡”。1912年,有人把牛肉饼夹在撒有芝麻的小圆面包中,然后将它剖成两半,“汉堡包”因而得名。后来,“汉堡包”发展成“汉堡加配菜”的三明治,除肉饼外,还涂有黄油、蕃茄酱、芥末,并夹上洋葱片、酸黄瓜、蕃茄片等。另有一种奶酪汉堡包,是将溶化的奶酪涂在肉饼上,而肉饼馅用剁碎的洋葱、香料或面包屑调味。20世纪30年代,“汉堡包”开始推广,目前已形成三大汉堡包联号公司,即40年代就闻名于世的“麦克唐纳”,50年代一度领先的“汉堡大王”,还有后来居上的“闻滴”汉堡包公司。
饼干的来历
关于饼干的起源,有一个有趣的传说。大约在1831年,一艘大不列颠的帆船在法国附近的比斯开湾因台风袭击而触礁沉没。船员们被困在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没有任何可供充饥的东西。饿极了的船员想到沉船上装载的面粉、砂糖和奶油,便潜入水中把这些食物打捞上来。但这些食物已混合在一起,而且湿透了。他们只好将面粉、砂糖和奶油拌匀,捏成一个薄薄的小片,贴在炽热的岩石上。没料到这种混合面不仅发酵了,而且松脆可口。船员们就是依靠这种食品度过了近一个月。
船员们把这种食品叫作“比斯开小饼”。当他们回到英国后,还用同样的方法烤了许多“比斯开小饼”来招待客人。从此,这种酥松香脆且略带咸味的小饼不胫而走,很快风靡了整个欧洲,继而传遍全世界。直至今日,还有许多国家沿用“比斯开小讲”的名称。
但也有人认为,饼干在中国的唐朝就已出现。公元743年,鉴真和尚的日本之行,所携食物就有“饼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