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文艺家协会  欢迎您  注册会员 | 会员登录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社会聚焦: 司马南之殇,资本绞杀背   我们为什么要支持司马南   回归毛泽东路线已是大势   警惕“中国版”雅科夫列   抓纲治国推动国民经济新  
网站首页 本站新闻 时政要闻 社会聚焦 港澳台区 中国文协 领导介绍 协会报刊 文艺动态 文化产业 文艺创作 文艺评论
电影电视 书坛画苑 民间文艺 人物专访 会员名录 音乐舞蹈 娱乐视野 收藏展览 国际交流 世界文联 当代作协 网民议事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摄影艺术 > 正文

喝咖啡的习俗 麦淇淋——人造黄油

2013-9-19 来源:世界文艺网 【字体: 我要评论(0)


喝咖啡的习俗


  咖啡的产地很多。拉丁美洲、非洲一些国家以及印度尼西亚,都盛产咖啡,巴西则有“咖啡王国”之称,它的咖啡出口约占全世界咖啡出口总数的1/3。
  但是,咖啡的故乡是在非洲,传入巴西则是1727年的事,当时巴西还是葡属殖民地。由于巴西的气候和雨量适宜咖啡生长,种植面积又广,故以质量优、产量高称誉全球。
  咖啡深受各国人民的欢迎,是因为它不仅解渴、提神、助消化,还含有丰富的咖啡因、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多种维生素。
  咖啡的饮法各国不尽相同。
  英国是用布袋装咖啡粉,扎好,放在瓦煲内加水煮沸,然后注入杯内饮用。
  法国人则以蒸馏方法见长。巴黎咖啡馆之多是举世闻名的。法国人喜欢在咖啡馆消磨时光。
  奥地利的维也纳则另创新法,先在杯内放入白糖和奶油,然后冲入热浓咖啡,等到浮起奶油泡沫再饮用,这样饮起来一杯三味。
  美国人很实际,将咖啡粉用开水冲或煲后,渣滓沉淀,再用吸管饮用。
  阿拉伯咖啡是阿拉伯咖啡豆炒制,加些豆蔻即成。
  当然今天最快捷方便的莫过于速溶咖啡,加糖用开水一冲,再放牛奶,搅拌即可饮用。


麦淇淋——人造黄油


  麦淇淋,又名人造黄油,它的历史虽短(迄今只有100多年)但却经历非凡。
  19世纪末,由于农业不景气,欧洲大陆出现了包括黄油在内的农副产品的严重短缺。当时,法国首当其冲。1862年,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在人民的强烈呼声下,不得不到处张榜,以重金招聘黄油代用品的研制者,并且破天荒地在皇宫里举行了一次别具一格的食品竞赛。一位中年的化学家梅奇?毛里士应聘后,在巴黎西郊的“普利斯”皇家农庄埋头苦干,使用各种动植物油做试验,终于在两年内成功地试制出一种香气浓郁、色泽柔和、十分接近天然黄油的代用品——“麦淇淋”。人造黄油试制成功的消息轰动了整个法国,震撼了欧洲大陆。1871年,英国维多利亚女王亲自批准把当年7月17日发明麦淇淋的日子定为“麦淇淋”的生日。
  100多年来,由于油脂加工科学技术的发展,麦淇淋的质量越来越高,品种越来越多。到60年代初,一种新颖的麦淇淋应运而生。它用多种非饱和油脂制成,营养价值更高。目前,世界上麦淇淋主要生产国有:美国、苏联、德国等。美国生产的麦淇淋主要原料是玉米、棉花籽或大豆油;苏联出口的麦淇淋多数由植物油精制而成。


打印此文】 【收藏此文
 
领导活动                          更多>>
时政要闻                          更多>>
文艺评论                          更多>>
民间文艺                          更多>>
文艺动态                          更多>>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 新闻出版总署 国家文化部 中央电视台 新华通讯社 人民日报 世界文艺网
新浪网 国际新闻在线 环球联合网 中国时代网 中国经典网 中国文协网 中国文化新闻网 中国名家网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新闻出版总署 国家文化部 国务院参事室 新华网 人民网 中央电视台 世界文艺网 中国国际文艺家协会 老三届人联谊会 中国炎黄书画院 12580网站目录 中国画学会 国家财政部外国贷款 我们的毛泽东 红色正义网集 新加坡华人网 戴旭新浪博客 左翼作家新浪博客 革命战士新浪博客 刘云峰新浪博客 当代作协新浪博客 世界文艺新浪博客 中国文化新闻报新浪博客 中国城市环境 路透社 英国新闻 法国新闻 透视俄罗斯 俄罗斯新闻 中国公益摄影师 中美文化产业高峰论坛 黄山艺术摄影 安徽艺术摄影 新闻出版总署教育培训中心 东方红 共产主义旗帜 集体经济 毛泽东博览 毛泽东思想 毛主席 中央电视台 长安风雷书画艺术网 菩提树画院 世界文学艺术家联合会 世界文艺网 中国文协网 中国文化新闻网 中国名家网 中国经典网 环球联合网 中国国际文艺家协会 中国当代作家协会 中国文艺家协会 速帮建站公司
网站首页杂志社简介组稿发行处征订启事协会顾问高占祥协会顾问张德广协会顾问刘坚协会执行主席刘云峰网站地图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国国际文艺家协会和中国文化新闻报社的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须经书面授权。信箱:ciala301@126.com。联系QQ:907322786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京ICP备13046230号
建议使用IE8版本以上浏览器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