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的“茶文化”
300多年来,英国人的生活、文化、社会无不深受茶的影响。
直到如今,茶是英国人消耗量最大的饮料(除水之外),占有45%的比率。平均每个英国人,不论男、女、小孩(10岁以上),每天至少要喝3杯半的茶,总计全国每天要喝掉近2亿杯的茶。
英国人对茶的饥渴,及种种有关的礼仪,在外国人眼里,不过是一种有趣的传统,但实际上不仅如此。300年来,茶不但是英国人主要的饮料,也在他们的历史文化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茶是在5000多年前由中国人发现,究竟如何传到英国去虽无可考,但根据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交易资料记载,1644年开始有茶的记录,从那时候起,英国水手自东方回国时,都会带几包“奇怪的树叶”回去馈赠亲友,茶因此而进入伦敦的咖啡馆。
茶的迅速崛起,使其他饮料备受威胁,英国政府也由于酒类营业税收的减少而不高兴。
1675年,英王查尔斯二世以咖啡馆已变成暴动分子聚集所为由,宣布禁止任何人开咖啡馆或在家贩卖茶、咖啡、巧克力等,由于这项法律引起人民很大的反感,后来并未严加执行。茶对英国人的文化及生活习惯的影响也就愈来愈大。
查尔斯二世立法禁茶,但他的妻子凯瑟琳皇后却是把喝茶带入社交及家庭聚会的第一个皇族人士。她带了好几箱的茶叶当嫁妆嫁到英国。从此,喝茶便成了皇室家庭生活的一部分。
在英国,因茶而产生的传统有许多,像茶娘、喝茶时间、下午茶、茶馆及茶舞等。茶娘的传统源自30。多年前东印度公司一位管家的太太,当时该公司每次开会,都由她泡茶服侍,她所立下的模式成为持续300多年的传统。20世纪,当东印度公司决定以自动贩卖机取代“茶娘”之职时,引起全英国的反对。
喝茶时间是英国另一传统,已有200多年历史,起初是老板让上早班的工人在上午略事休息,并供应一些茶点,有的老板甚至下午时提供相同的福利。这个传统也就一直流传下来。
下午茶起源于19世纪初期。几乎同一时期,三明治也开始问世。这两样东西结合在一起,便成了英国人每天下午四、五点三、二位好友聚在一起,闲磕牙的主要食物。
茶馆的构想则来自一家面包公司的女主管,她说服老板让她开一家店,同时供应茶和点心,自1864年成立后,茶馆开始在英国大行其道,而成为另一项传统。
“干杯”的由来
据说“干杯”一词起源于16世纪的爱尔兰,原意为“烤面包”。当时的爱尔兰饮酒者常有这样的习惯,将一片烤面包放入一杯威士忌酒或啤酒中,以改善酒味和消除酒的不纯性。
直到18世纪,“干杯”才有今天的含义,并且发展成祝酒颂词。干杯时人们往往要相互碰杯,据说这与教堂敲钟一样,是为了驱除恶魔。而且过去干杯时必须右手执杯,伸直与肩齐,这是为了向对方表明自己腰间没有暗藏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