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文艺家协会  欢迎您  注册会员 | 会员登录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社会聚焦: 司马南之殇,资本绞杀背   我们为什么要支持司马南   回归毛泽东路线已是大势   警惕“中国版”雅科夫列   抓纲治国推动国民经济新  
网站首页 本站新闻 时政要闻 社会聚焦 港澳台区 中国文协 领导介绍 协会报刊 文艺动态 文化产业 文艺创作 文艺评论
电影电视 书坛画苑 民间文艺 人物专访 会员名录 音乐舞蹈 娱乐视野 收藏展览 国际交流 世界文联 当代作协 网民议事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摄影艺术 > 正文

规模浩大的“阿波罗”计划 静电复印机小史

2013-9-19 来源:世界文艺网 【字体: 我要评论(0)


规模浩大的“阿波罗”计划


  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前的空间技术竞争中,苏联处于领先地位。苏联的人造地球卫星和载人宇宙飞船都先于美国发射成功。美国为挽回败势,国会批准了“阿波罗”载人登月10年计划。
  “阿波罗”是希腊神话中的太阳神。“阿波罗”登月计划历时10年,耗资250亿美元。参加该计划研究的有120多所大学,2万家大、中、小公司和科研机构,总共投入了45万多科技人员。“阿波罗”飞船有700余万个部件,仅研究课题就有5万多个。这确实是人类历史上最庞大的计划之一,也是系统工程的光辉范例。计划原定“阿波罗”飞船飞行20次:阿波罗1号至阿波罗10号为登月准备阶段。其中1至6号飞船进行不载人飞行,主要考验飞船的可靠性及发射与回收技术。7至10号是载人绕月球飞行,让宇航员学会驾驶和操纵飞船,以及学会太空漫步,并培养应急事故的能力。阿波罗11号到20号为登月飞行,买际登月飞行只进行了7次,6次登月成功。最后的18号、19号和20号改为发射“天空实验室”。
  1969年7月20日,“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把两名美国宇航员送上了月球,使“嫦娥奔月”的神话成为现实,人类第一次在另外一个星球上留下了脚印。这两名宇航员在月球上漫游了141分钟,收集了月球上的岩石和土壤标本,拍摄了月球景色照片,装置了科学仪器。整个“阿波罗”登月计划把12人送上了月球,他们进行了大量的科学考察和实验,取得了有关月球的珍贵资料。为人类登上其它星球,探索太空奥秘奠定了基础。


静电复印机小史


  在静电印刷术发明以前,复制手段一直采取照像术或摄影装置。这两种方法过程复杂繁琐,使复制受到很大的限制。1937年纽约一家专利公司的物理学家卡尔逊研制出把静电学和光电导学结合祝来的静电复制方法。次年10月22日,他用静电复制术复制出“10—22—38Astoria”的字样,成为世界上第一张静电复印品,获得了自动静电复印机的专利。
  1944年,无定型硒光光敏半导体,电晕充电和墨粉与载体组成的显影剂的相继发明,以及墨粉图像电晕转移技术的突破,为静电复印机的商业化生产准备了完整的技术条件。1950年,美国一个家庭公司生产了世界上第一台商业性静电复印机。随后,静电复印机得到不断的改进。1954年,美国无线电公司利用电摄影的原理研制出使用氧化锌——树脂感光纸的静电复印机。1960年,美国施乐公司生产了“914”型硒静电复印机。这是世界上第一台落地式全自动静电复印机。1967年,日本的佳能公司和挂川电子公司又推出一种更先进的静电复印机,这种复印机利用硫化镉作为感光材料,装有绝缘膜表面的静电摄影接受体,并具备相应的逆充电成像法。大约同时,荷兰的奥西公司和日本的小西六公司,在利用氧化锌纸的静电复印机的基础上,研制成功氧化锌接受体,可用普通纸复印的静电复印机。现在静电复印机已在全世界的范围内得到普及,西方发达国家已把静电复印机和计算机、打字机、电话等设备组合起来,并向高级化、专业化和微型化发展。


打印此文】 【收藏此文
 
领导活动                          更多>>
时政要闻                          更多>>
文艺评论                          更多>>
民间文艺                          更多>>
文艺动态                          更多>>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 新闻出版总署 国家文化部 中央电视台 新华通讯社 人民日报 世界文艺网
新浪网 国际新闻在线 环球联合网 中国时代网 中国经典网 中国文协网 中国文化新闻网 中国名家网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新闻出版总署 国家文化部 国务院参事室 新华网 人民网 中央电视台 世界文艺网 中国国际文艺家协会 老三届人联谊会 中国炎黄书画院 12580网站目录 中国画学会 国家财政部外国贷款 我们的毛泽东 红色正义网集 新加坡华人网 戴旭新浪博客 左翼作家新浪博客 革命战士新浪博客 刘云峰新浪博客 当代作协新浪博客 世界文艺新浪博客 中国文化新闻报新浪博客 中国城市环境 路透社 英国新闻 法国新闻 透视俄罗斯 俄罗斯新闻 中国公益摄影师 中美文化产业高峰论坛 黄山艺术摄影 安徽艺术摄影 新闻出版总署教育培训中心 东方红 共产主义旗帜 集体经济 毛泽东博览 毛泽东思想 毛主席 中央电视台 长安风雷书画艺术网 菩提树画院 世界文学艺术家联合会 世界文艺网 中国文协网 中国文化新闻网 中国名家网 中国经典网 环球联合网 中国国际文艺家协会 中国当代作家协会 中国文艺家协会 速帮建站公司
网站首页杂志社简介组稿发行处征订启事协会顾问高占祥协会顾问张德广协会顾问刘坚协会执行主席刘云峰网站地图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国国际文艺家协会和中国文化新闻报社的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须经书面授权。信箱:ciala301@126.com。联系QQ:907322786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京ICP备13046230号
建议使用IE8版本以上浏览器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