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生物电能源
生物电能源是生物能源的一种,是人们很早就注意到的一种能源资源。早在4500年以前,在埃及萨卡拉的墓碑上就刻有栖息在尼罗河上游的电姑(一种发电能力很强的硬骨鱼类,其发电器官是由肌肉特化而成的)的雕像。在欧洲,希腊的炼金士撒尔斯?米莱德斯在公元前7世纪时就注意到琥珀受到摩擦后能产生吸引和排斥各种小东西的力量。1600年,威廉?吉尔伯特在《磁石》一书中,直接描述了“琥拍生电”。于是,由希腊词“琥珀”创造了“电”这个术语。在18世纪意大利医生及物理学家伽凡尼在青蛙腿上发现了“动物电”。1910年,达累姆大学植物学教授波特尔宣布,微生物能够产生电压并发生电流。1913年,剑桥大学的柯恩依据波特尔的思想,证实了微生物燃料电池产生35伏以上电压的情况。这一切研究成果为生物电能源的开发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最近,美国科学家研制成功了一台射程为15英里的无线电发报机,该机所用的电源就是由细菌构成的生物电池。日本鸟取大学科学家通过培养池塘或沼泽稀泥中的一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菌产生了电流,它能100%地利用太阳能,效率比硅半导体太阳能电池高3倍多。这些微生物在分解有机物时不是放出能量,而是通过还原反应放出电子从而产生电流。这种生物能电池工作时不放热,不损坏电极,成本低,但能量转换率高,也不产生污染,是开辟新能源的一个重要途径。
何谓“绿色革命”
在原始时代,人类祖先享用着取之不尽的生物资源,因此,没有人想到植物育种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促使人们注意到从自然界选择具有生长快、产量高、抗逆性强等性状的植物品种进行人工栽培,这是最早的育种—自然选育。
从20世纪开始,植物育种学家巧妙地将特定环境和实际生产结合起来培育新品种,提高了许多重要农作物的生产潜力。20世纪20-30年代所进行的玉米杂交,特别是50年代开始的“绿色革命”中所进行的小麦和水稻育种,对世界市场的粮食供应产生过很大影响,当然,我们不能把产量的增加全部归功于遗传学的成果,农业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因素都是增产的重要因素。但根据种种分析,产量增加的50%以上应归功于应用遗传学的成果。80年代,由于燃料价格的上涨引起肥料紧俏,特别是早灾,使得旧的“绿色革命”的成本大大提高。为此,许多植物育种学家和遗传学家提出了开展“新绿色革命”的口号。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仅需要高产作物,而且更希望作物的品质能有所提高,以满足不同地区消费者的要求。作物育种今后的目标大致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选育出抗逆性强的品种,包括抗病虫害、抗旱、抗寒、抗氮素不足环境,以增加品种的抗逆性。
2、选育出品质高的品种,以提高其营养价值。
3、选育出适合各地区人们消费的品种,以提高其适应性。
目前,美国马里兰州贝尔茨维尔农业研究中心的科学家,已创造出叶片内含天然驱虫剂的马铃薯作物和耐旱的矮牵牛属植物,人们相信这是新绿色革命的开端,也是作物育种的先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