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知识精华——人文主义教育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教育,是适应新兴资产阶级的需要而产生的。人文主义者主张打击神的权威,讴歌人的能力和作用,在一切领域中都贯穿“抑神扬人”的原则。在教育中主要表现为重视教育培养人的作用,主张通过教育培养能积极从事社会、政治、文化、工商业各种活动的活动家;强调身心、或人格的全面发展,德、智、体并重;反对封建的神道教育,在重点学习古典语言(拉丁文、希腊文)和古典著作的同时,又增添了一些新兴的自然科学;反对强迫纪律、残酷体罚和死记硬背;强调尊重儿童的人格,发展儿童的个性,注意儿童的身心特点和个性差异,启发儿童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人文主义教育具有极大的反封建性,标志着教育本身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但人文主义教育仍然不能根本摆脱教会教育与封建教育的恶劣影响,在教育过程中过分注重古典文科教育。
欧洲中世纪的“七艺”
七艺,欧洲中世纪早期中等教育的主要学科,全称为“七种自由艺术”或“自由七艺”。它包括文法、修辞、辩证法(逻辑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七科。前三科称为“三艺”,后四科称为“四艺”。“七艺”是古希腊智者事派和柏拉图所创。后传入罗马,公元5、6世纪被基督教所接受,并改造为神学教育服务。“七艺”内容广泛,其中文法包括拉丁语和文学的基体常识,用于指导阅读《圣经》。修辞包括散文和诗的习作,及一些历史和法律知识,用于分析经书文体,训练口才。辩证法的内容类似现代的形式逻辑,主要培养青少年的思维能力和雄辩才能,为教会和宗教信条进行辩护。算术包括计算宗教节日的方法、占卜星象,以及后来增加的一些运算内容。几何包括几何的基本概念和一些地理、建筑知识,后又增加了欧几里德的几何学和测量知识。天文开始只是一些行星运行、寒暑更替等常识,后来吸收了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和亚里士多德的有关论著。音乐除包括宗教音乐外,还包含音乐史和音乐理论,以陶冶青少年的情感,使其灵魂中的低级部分发展起来,以形成学生节制、和谐的美德。
世界最早的科学院
世界上第一个科学院是亚历山大科学院。据史料记载,它建立在古埃及的亚历山大城,是托勒密王朝时期建立的,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了。亚历山大科学院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学术研究中心,包括图书馆、动植物园、研究院等几部分。图书馆藏有各种图书70万卷,几乎包括了所有古代希腊的著作和一部分东方的典籍,主要是埃及纸草书,大部分用希腊文写成。动、植物园拥有当时所有的动、植物品种,珍禽异兽,奇花异草。托勒密国王聘请了许多哲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到这里来研究古典文化。当时希腊著名的科学家欧几里德、阿基米德都曾在这里工作过。
社会研究生院
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日本兴起一种面向社会的研究生院,招收来自社会的学员。据日本文部省统计,到1989年底为止,日本全国共有21所大学开设了面向社会的研究生院。报考研究生的人数一般是招生名额的10余倍到30多倍,他们来自工厂、金融机关、医生、法院、研究所、大使馆工作人员等社会各个部门。入学考试简单,不搞难度大的学历考试。学员入学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