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援、教育训练和部队领导机关特别指定的场合。
日军使用认尸牌的理由是:当今战争均以全面、纵深形式和大规模展开,故难以区分前方后方,全体官兵携带认尸牌实属必要;飞机机动演习.机动车辆训练已普遍进行,认尸牌便于处理因事故殉职的善后事宜;使用认尸牌能振奋官兵精神,使部队经常保持有事即应的准备状态。目前,日军已有3万多人领取了认尸牌。
庄严的护士戴帽式
日本自卫队的护士在学业结束时都要举行戴帽式。届时,会议照明灯全部熄灭,只有摆在红十字会创始人南丁格尔像前的一排排蜡烛在黑暗中燃烧,这象征在黑暗中挣扎的病人所期望的光明。然后,教官把一顶顶洁白的护士帽给每个护士戴上,把一株株燃烧的蜡烛发给她们。在庄严的气氛中,护士们头戴白帽,手持蜡烛,郑重宣誓要继承和发扬南丁格尔精神,做一名优秀的护士。
严格的日军礼节
日军纪律严明,礼节繁多。新入伍者常常因忘记或分不清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和对不同对象应该行什么礼而受到长官训斥。
日军的敬礼,分为单个敬礼、分队敬礼、哨兵敬礼,舰艇上的敬礼和旗礼等。就敬礼动作而言,有举手礼、10度敬礼(上身前倾10度)、35度敬礼、向右看敬礼、立正注目礼、持枪礼和上刺刀的举枪礼等。就敬礼的对象来讲,军人必须向天皇敬礼,向正式访问部队的皇后、皇太子、皇室成员、参众两院的议长、最高法院的长官和国务部长敬礼,要向所有上一级军官敬礼,同级之间要相互敬礼。就敬礼的场合来说,在军营内或在举行仪式的场合升降国旗、舰旗时,或从部队悬挂的国旗旁通过时,或奏国歌时,军人都要敬礼。
澳海军的“日落大典”
日落大典是澳大利亚海军在黄昏日落时进行的一种传统仪式,它包括“击鼓归营”和‘旧落降旗”两部分。届时,20名身穿洁白军服的军乐队队员迈着整齐的步伐从军舰舱内走向甲板,最前面的是乐队指挥,他身后是五面小军鼓,敲击时整齐如一,后面是一面大鼓,擂鼓的军士身披袋鼠皮(袋鼠是澳国宝,披袋鼠皮象征对祖国的热爱和忠诚),大鼓两旁簇拥着13名吹奏各种乐器的水手,阵阵鼓声表示召唤海军陆战队和其他岸上人员返回营地。
当乐队在甲板上来往三次后,面向舰尾军旗肃立,“日落降旗”仪式便开始了。一名手握军刀的军官率领数10名手持老式来福枪的水兵走向军旗,枪上刺刀,举向天空,随后一阵枪响,表示自己的枪弹没有受潮,随时准备击退敌人的夜袭。然后,全体官兵向军旗敬礼,在《上帝,您恩赐的一天已经结束》的乐曲声中,军旗徐徐降下,表示将要布哨加岗、罢兵休息了。
阅兵小话
阅兵是一种隆重的军事仪式,通常是在国家重大节日和大型军事演习时进行。阅兵仪式的起源很早,在公元前的古埃及、波斯、罗马等国,便有阅兵的活动。18世纪以后,西欧等国广泛普及阅兵活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盟军统帅如斯大林、艾森豪威尔、丘吉尔、戴高乐等,都举行过盛大的阅兵活动。
现代的阅兵分为阅兵式和分列式。阅兵式是指首长或贵宾在阅兵指挥员的陪同下,乘车、骑马或步行从受阅部队队伍前通过,进行检阅;分列式是指受阅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