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设少尉军衔.而罗马尼亚是专为女官设置的。
上尉,源于拉丁语的“首领”一词,在德语中它是和连长同一个词,意思是“地位显赫的人”。
少校,在拉丁语中是“职位较高”的意思。约100年前,西班牙军队最先把少校作为军衔使用。现在一般把少校作为营长编制的军衔。
上校,在意大利语中是‘?纵队”的意思。在法国军队中,上校是团长的代名词。1631年俄国以上校代替“督军”称号。现代各国军队中上校是校官中最高的一级衔称。
将军.在拉丁语中是“总的”、“主要的”意思。它作为军衔最先出现于16世纪的法国。后来随战争和军队编制的扩大,将军一级也逐渐分为若干等,‘即“少将”、“中将”、“上将”和“大将”。
元帅,据说最早是指宫廷里管理皇帝马厩的官,在中世纪的西欧国家里,元帅主要负责军队行军和作战的队形,监督警卫及选择营地等。16世纪,法国最先用元帅表示最高军衔。
中国的军衔制产生较晚,19011年,清政府移植西欧式军衔,历时6年,到1911年才形成中国最初的军衔制。
目前,世界各国的军衔大致分为“西方型”和“东方型”。西方型以美国为代表,陆空海三军军衔分为6等22级。其中将官分为五星上将、中将、少将、准将。五星上将是二战中正式设立的,等同于当时欧洲的盟军元帅。如今美国活着的将军已无五星上将了,此衔空缺。“东方型军衔以苏联为代表,分为7等22级.设置了与美军不同的苏联大元师、苏联元帅、军兵种主帅、大将军和军兵种元帅等军衔,没有设准将军衔。
公开合法的军事间谍——武官
武官最早出现在19世纪初的西方各国。由于武器的发展和军队机动性的提高,过去由文职外交官搜集外军情报的状况已经不适应要求,于是各国开始派遣军职人员到驻外使馆充当外交官,这就是最早的武官。因为军事专家比非军事人员能广泛、准确地搜集和判断军事情报,武官制度很快成为外交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武官的特殊身份决定了他不是本国外交机构的成员,而是由军事部门派出的军官。但武官附属于使馆.受大使领导,并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
武官的职责是从事军事外交活动。猎取军事情报是其活动的主要内容。因此各国对武官的限制、监视比较严格.在外交官中,除大使外,武官是唯一需要事先征得驻在国同意才能派遣的人。目前,武官派遣人数日益增多。美国派出武官达400多人.英国有160人,法国近120人,苏联也有数百人。许多国家的驻外武官,都是驻在国情报人员的领导人。
“参谋”种种
“参谋”这一职务所指的对象及其权限,在各国军队中并不相同。
苏联集团军以下的参谋人员,指的是正副参谋长、处(科、股)长和参谋三种。其中,参谋长是指挥员的第一代理人,只有参谋长才有权以指挥员的名义向军队、副指挥员和各直属兵种、专业兵和勤务部门主任下达命令。参谋长的代理人则是作战处长。
美军参谋人员,包括一般参谋、特业参谋、随从参谋和联络参谋四种。其中一般参谋是指挥官的主要助手和顾问。
日军参谋人员,分为正副参谋长、一般参谋、特业参谋和其他参谋四种。参谋是指挥官的助手,参谋长是指挥官的主要助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