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四种食谱,连续使用四天都不重样。在食物中,加有维生素B1、B2和c,可防止战争中易发的维生素缺乏症。每份口粮的热量为4500卡,满足了寒区作战的需要。每盒内还配有一小块固体燃料,扒开纸盒便成为一个支架,只要划根火柴就能加热,从而大大缩小了野战口粮与热食之间的差别。
英军在马岛作战中连续食用这种食品50多天,创造了战争史上食用野战口粮的最新纪录。他们虽在远离本土的万里之外,但吃的东西却像从家里带去的热饭热菜一样,从而直接保证了战争的胜利。
印军趣闻
念“经”士兵印军中信奉印度教的人很多。印度教徒有在黎明和傍晚“颂神”的规矩,届时必须唱颂歌以表示对神的敬意。对这一点,军人颇为作难。因为当“颂神”时刻到了的时候,军人并不能停下正在进行的训练和执勤工作。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他们练就了“一心二用”的本领,一边工作一边“颂神”,手中的活儿不停,嘴上的“经”照念。
忌用左手 印军军人一般都是列队席地而坐用餐,每人面前的地上放一个盛食物的盘子。令外人不解的是,他们从来都是用右手来抓饭菜,即使有人借食具,也是右手递,决不会使用左手。这是因为印度人认为左手是脏的,用左手递送物品,则是对人的侮辱。
“婆罗门”炊事员 印度自古以来就有种姓之分,种姓之间等级森严,不能互相接触,这使得由各种姓组成的印度军队多有不便。象炊事员这样的工作,种姓低下的人干不了,因为他们做出的饭,种姓高的人是不会吃的。因此,只能选派具有“婆罗门”那样高身份的人去烧饭,因为最高种姓的人烧饭毕竟人人可吃。
“动物”臂章 印军官兵的左臂上都佩带一个盾形布标,上面绘制着各种动物,这是军人所在师团的标记。然而,绝没有以猪和驴作标记的,因为印度人最不喜欢猪和驴子。